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商业中吹嘘过度、偷换概念的违规用语屡见不鲜,混淆着消费者的视线——虚假何时休?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8-13 11: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见习记者 彭园园本报记者 鲍亮亮实习生 李越

误导公众消费、扰乱营商环境

虚假广告亟待整治

“稳赚不赔,一次投资终身受益”“全网最低价”“三天祛斑七天美白”“逢考必过,最权威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广告语是否让你感到耳熟能详,但又心生疑窦?这些广告语真的可靠吗?

商家利用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本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但如果巧立名目、夸大其词,甚至花言巧语、弄虚作假,欺骗、误导消费者,就涉嫌违法。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查处虚假违法广告1.5万余件,罚没款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和292.7%。如果虚假违法广告得不到及时遏制,受损伤的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市面上有些广告太浮夸了,孰真孰假很难分辨。 ”家住合肥市经开区的刘天红说,“有些商品还能通过成分介绍去判断,但对老人家而言,一般都是对比宣传的内容去判断东西的好坏,如果广告本身就是虚假的,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消费者,我希望看到实事求是的产品介绍,而非模糊不清的宣传语。 ”

日前,省工商局公布了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涉及到医疗、房产、汽车、化妆品、教育等多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例如,合肥正大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案中当事人通过其官网发布医疗广告,含有“3分消炎、10分灭菌、不复发”、“治疗不孕不育成功率达98%”等保证功效的内容。并且在未取得合肥市经开区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授权的情况下,利用妇联及合肥论坛等多家媒体的名义,假借公益活动宣传,误导患者就医,违反了《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等规定。 2018年1月,合肥市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罚款20万元。

省工商局广告监管处副处长吴杭介绍,目前,虚假违法广告主要集中在食品及保健食品、医疗药品、房地产、教育培训等领域,违法事实包括虚假夸大、使用绝对化用语、食品保健食品宣传疾病治疗功能、医疗药品宣传治愈率有效率、房地产宣传升值或投资回报等内容。 “但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安徽省广告市场环境持续好转,广告违法率与以往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且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严重违法广告也大幅减少。 ”

传播形式隐蔽、执法成本偏高

净化市场有难度

“网页上悬浮的小窗口里是醒目的广告词,有时候正在浏览着网页,鼠标不小心点击到某个按钮,界面就跳转到广告上了。 ”在宣城市民郑萌看来,广告几乎“无孔不入”,除了街头巷尾的广告牌,令人不胜其烦的还有互联网上的广告。 “正规广告无可厚非,但有些广告实在是过分吹嘘。以前只是浏览网页时能看到虚假广告,现在朋友圈里的微商、公众号里的文章里,也常能见到。 ”

以新闻资讯之名,不按规定标注广告标识;以低俗出位画面博人眼球、诱使点击;假借养生文章将普通食品吹嘘成具备保健功能或能治病……令人头疼的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广告份额不断增加,已占据广告市场整体份额的半壁江山。而与传统广告相比,互联网广告具有‘千人千面\’、精准投放、发布主体多而杂、违法证据难以固定等特性,对其监管难度也更大。 ”吴杭还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受理广告投诉举报需要固定证据,如果是传统媒体发布的虚假违法广告,证据比较容易采集固定;如果是互联网广告,当监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再去核实时,很可能会遭遇一种情况——该虚假广告已无法找到。 “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使得一些虚假广告只推送给特定对象,这给后续执法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

安徽财经大学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宋思根则指出,虚假广告散播的社会面积广,法律条文的实际执行成本偏高,导致执法不足,也是导致虚假广告猖獗的原因之一。

对此,记者采访了安徽陈康律师事务所律师查全义。按照现行的《广告法》的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在广告宣传中只要涉及以上内容的,就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并受到相应处罚,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但实际生活中,基于违法程度等各方面原因,虚假广告往往很难形成刑事案件,而以行政机关打击处理为主。常见的案件成立原因是该虚假广告侵犯其他公司商标权、知识产权。 ”查全义说。

广告市场环境的形成还受到消费群体和媒介平台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消费分层明显,假冒伪劣产品也有一定市场需求,虚假广告有滋生的社会土壤;媒体教育严重匮乏,公众缺乏足够的媒体素养。 ”宋思根说。

依托技术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规范秩序抓综治

整治虚假广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数据平台和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省工商局广告处处长刘先艾说:“通过处理平台派发的案件线索,涉及省属媒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媒体整改或指定合肥市工商局立案查处;涉及市属媒体的,督促各市工商局及时查看处理。 2017年,原工商总局广告监管数据平台派发的 526件违法广告线索的查看率达100%、处理率达98.67%。目前,安徽省主要媒体广告违法率控制在1%以内,广告市场秩序综合排名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

广告宣传涉及各行各业,监管部门间的协同作业显得格外重要。 “相关部门会定期召开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健全部门间信息反馈处理机制和监管执法联动机制。依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广告市场监管职责。 ”刘先艾说,“作为工商部门,我们以案件查办为抓手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权威,以专项整治为突破不断加强重点领域广告监管。并定期曝光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加大曝光力度,形成有力震慑。 ”

对于虚假广告“重灾区”的互联网领域,今年2月原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开展了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的新一轮行动。安徽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照 《广告法》《“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紧紧围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悉,截至6月底,安徽省共办理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转办线索368件,自行监测互联网广告74264条次(其中涉嫌违法案件线索526条次),开展行政约谈146次,查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262件,罚没款210.8万元,曝光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例56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

宋思根建议,监管机构守土有责,除了加大审查和监管力度外,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如联合互联网企业,强化虚假广告敏感词汇和虚假广告产品的搜索过滤;通过类似于标注骚扰电话的方式,建立广告检索和共享标注平台。 “从长远来看,政府还应在法律层面发力,保障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申诉和补偿。集体诉讼权要落在实处,加强对消费者因为虚假广告和产品质量诉讼的司法救济,虚假广告和产品责任赔偿制度,应采用惩罚性赔偿、连带赔偿等。 ”

新闻推荐

卖瓜知辛苦

星期六下午,我们20名小记者顶着酷暑仍旧兴致勃勃地到了港澳花园帮瓜农杨阿姨家卖西瓜。到了之后,杨阿姨耐心地给我们介绍了...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商业中吹嘘过度、偷换概念的违规用语屡见不鲜,混淆着消费者的视线——虚假何时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