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应道本报记者 许蓓蓓
近日,位于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双河社区的龙虾养殖带头人崔兴文一直忙个不停。每天从早到晚,他既要收放自家田里的数十只虾笼,又要组织村里龙虾养殖户捕虾外运,还要打电话联系客户销售龙虾。“现在龙虾销售市场好,虾子卖到20多元一斤。俺村养虾户每天卖虾收入都在2000元上下。这可真叫‘田野一片水,兜里一袋银\’呐!”崔兴文乐得合不拢嘴。
现年51岁的崔兴文,3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左下肢终身残疾,行走不便。初中毕业后,崔兴文外出打拼挣钱。
1992年夏天,他回到故乡,投入近万元,将自家承包以及转租的30亩滩涂地全部开挖成水塘,用于养藕、养泥鳅、养蚂蟥。然而,由于劳动强度过大,本人又身患腿疾,收益一直不太理想。 2008年春天,崔兴文参加合肥市残联组织的专业培训,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通过上网得知养殖龙虾成本低、利润大。于是他外出拜师,学习并掌握了养虾技术,随后将自家30亩水塘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养虾,一部分开辟成稻田虾,另一部分用于繁殖虾苗。在养殖过程中,头脑灵活、手脚勤快的他慢慢摸索出了一整套“养虾经”。在龙虾塘内,模拟湖泊生态环境,种植伊乐藻、水花生、太空莲等植物,平时既可净化水质,夏天又可为龙虾遮阴,防止龙虾早熟;在龙虾喂料上,以玉米、豆粕等各种野杂食为主,保证龙虾品质;自建小电站,经常注入新水,改善水质,帮助龙虾脱壳生长。
他与合肥、淮南等地的大酒店建立了长年的供货关系,保证了龙虾的销路,一年下来,收入达10多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淘取了“虾金”后,崔兴文便带动乡亲们一同致富。 “多亏了老崔,帮我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如今已是双河社区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的崔兴玉告诉记者。崔兴玉家庭曾是双河贫困户,无稳定收入来源。 3年前,在崔兴文的帮助下,崔兴玉发展稻田养虾。摘掉贫困帽子后,他与崔兴文共同发起成立了龙虾养殖合作社,社员中61人是残疾人。
近两年来,造甲乡党委政府把龙虾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聘请崔兴文为全乡龙虾养殖顾问,在周边多个贫困村构建了万亩龙虾基地,修通了“龙虾大道”,举办龙虾节,发展休闲旅游,打造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带动近千名农民实现了养虾致富。
崔兴文曾被评为合肥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他的冬季龙虾养殖技术获得2018年合肥市第五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新闻推荐
星报讯8月7日,记者从合肥市工商局获悉,目前合肥驰名商标总数已达76件,驰名商标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截止今年7月底,合肥商标...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