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和女儿讲包公的故事 □樊立慧

来源:市场星报 2018-07-30 12:0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樊立慧

学期,女儿幼儿园的学习主题是城市,挖掘合肥的历史人文,成了她的周末必修课。在听老师说完包公的故事后,廉政爱民、两袖清风的包公成了她心中的大英雄,包公祠成了她最向往的地方。

端午时节,我带着女儿游览包河公园。包公的故事还没有开讲,《爱莲说》却是在嘴边奔涌欲出,莲花不正是包公高洁品质的代表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女儿雀跃地要与荷叶合影,那纯净的面庞背后,是这一池清澈的水,我也开始教她背诵周敦颐的这首名篇。

这一塘荷花的底下,也有别样的传说。据说,包河的藕与别处不一样,鲜嫩可口,清脆无丝。人们说:这是因包公铁面无私,连藕也无丝。而包河的鱼,脊背特别黑,人们说它象征着包拯的铁面无私。传说总是带着夸张的成分,总之是表达了人们对包公各种品质的歌颂,无丝藕、包公鱼也成了合肥最有传奇色彩的地方菜。

随游人进入正殿,只见身着官服、头戴乌纱的包公塑像威然肃穆地端坐于正堂之上,色正芒寒四个金色大字高悬顶上。一个个包公断案的故事,以蜡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包公的睿智聪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清正廉明逐一呈现,我给女儿一一陈述,她也听得颇得趣味。

在故事长廊里,名人的题字歌颂着包公的美德,一幅历史画像让戏剧里的黑面判官穿越成白面的俊朗书生。包拯故事的浮雕栩栩如生,展示了包公“忠、孝、清、廉”的一生。挑了“不持一砚归”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包公在端州做官三年离开时,当他坐的船开到西江羚羊峡时,突然风浪大作,船不能够行驶。命仆人检查,发现船舱里有百姓送的一块端砚,包公把端砚抛到江心后,风浪立刻停止。女儿摸着壁画,感慨着礼物不能随便收。及至院内,曲榭长廊,翠竹掩映,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女儿看着这口神奇的井水,若有所思,询问我:是不是当官的都不能做坏事,不然就会受到惩罚。

即使包公的故事听了很多,再次游览包公祠,仍然可以感受从身到心的震撼。包拯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因此,他受到了万世人的敬仰,在党风廉政建设被日益倡导的今天,包公也成了安徽甚至全国的一面旗帜,“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这一切演绎在历史故事里,实践在生活工作里,更应传承在我们的家风里。

新闻推荐

持“江淮优才卡”可享受8个优惠事项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姜刚)记者从27日召开的安徽省江淮优才卡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该省将为引进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居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和女儿讲包公的故事 □樊立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