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今年5月20日至6月2日,生态环境部第100督查组在合肥市对两个市级、三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现场督查,共交办问题40件。接到问题交办单后,合肥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次召开调度会,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狠抓落实,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守护好洁净水源。
8月底前交办问题整改到位
董铺水库被称为合肥市民的“大水缸”。此次生态环境部督查组督查发现,在董铺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植物园大门口外的三口鱼塘水直排进水库。经调查发现,该经营户在此经营近20年,近十年多次与属地为整改事宜发生冲突纠纷,一度成了水库污染的老大难问题。据蜀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政府与市水务局、市环保局联手,约谈当事人,并向其下达整改通知。目前,不仅所有拦鱼网已全部拆除,鱼塘与水库水体连通工程也已完工,这也意味着整改工作全部结束。
据了解,此次生态环境部第100督查组交办的40件问题中,多属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划范围、立标志、治污染)中的后两项任务。当前,各项整改工作进展有序,现已完成整改36个,正在整改4个,预计今年8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科技助力保障饮用水安全
如今,“无人机”巡查成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一大利器。日前,在岗集镇大房郢水库,一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之下,对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巡查航拍。根据规划的航线,无人机飞行时可及时传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高清视频图像,帮助环保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和整改。据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李鹤透露,下一步,市环保局有望引入无人机对全市市级、县级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进行环境问题排查核查。
除了“无人机”助阵,早在2014年,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建成首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动监测和预警。一旦水质有问题,该系统可及时预警,进行快速应对,有效保障市民饮水安全。在科技支撑助力下,合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未发生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事故。(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2018年CBA联赛选秀大会29日在北京举行。吉林九台农商行俱乐部通过与八一富邦俱乐部在CBA联赛历史上...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