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用心调处争议 和谐劳动用工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7-21 03:11   https://www.yybnet.net/

“太感谢你们了,我的工伤赔偿款终于拿到手了!” 6月1日,金大哥按时领取到了工伤赔偿款后,来到了市仲裁院紧紧地握着仲裁员的手,眼睛里泛着激动的泪花。两年前,金大哥在合肥某工地干活时不慎受伤,后被鉴定为工伤八级,鉴定后公司迟迟不支付工伤赔偿款,后来,他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前台窗口咨询,前台工作人员听了金大哥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了市工会法律援助窗口,在了解到金大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后,建议金大哥找免费的律师帮助。之后,前台工作人员耐心地跟金大哥列举了立案需要的材料,并以最快的速度帮金大哥立了案。立案后,案件承办仲裁员多次联系单位,上门了解情况、宣讲法律法规,经过不懈努力,单位对此事态度也有了转变。5月20日,金大哥的案子在仲裁院正式开庭。鉴于前期已经和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单位对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单位承诺15日内将工伤赔偿款支付给金大哥。

上述案子是合肥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承办的众多案件中较为普通的一个。据统计,该仲裁院受理全市城区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以上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数在全省各市中位居首位。2014年至2017年该院仲裁案件时效内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调解成功率保持在60%以上,2018年前6个月受理案件1259件,办结1226件,结案率97.4%,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主线,秉持仲裁便民、为民的理念,着力打造“阳光仲裁”,创新举措,努力探索仲裁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办案水平,充分发挥仲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应尽之责。去年,该院荣获安徽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创新调处方法 提升办案质量

为加强标准化建设,该院先后完成立案窗口前移、办案区域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改善办案环境,优化功能布局。提升视频系统覆盖面,实现案件审理的实时监控和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加快仲裁工作与“互联网+人社”的融合,全面实现仲裁案件网上办理,体现了“高效、便捷、公正”的仲裁特色。截至目前,已建成4个标准化仲裁庭,2个调解室,1个标准化立案大厅。面对如此多的仲裁案件,该仲裁院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加强裁审衔接,统一裁判尺度。市仲裁院主动与市中院民四庭沟通,确立了定期举办案例研讨会、重大案件通报制度、案件交流会商制度的裁诉对接机制。联合印发裁审衔接规范指引文件,在全市范围统一了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尺度。

——设立公益性法律服务窗口,将便民服务与普法宣传相结合。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劳动法律咨询服务的需求,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市仲裁院与市总工会、安徽大学法学院劳动法诊所联合设立咨询服务窗口,由三家单位分别选派人员驻点,接受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咨询,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依法用工、依法维权,最大程度化解误解误诉。

——规范制度流程、化解办案风险。探索建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专家论证制度,对案件裁判尺度进行总体把控,推进仲裁工作向更加规范、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制定和完善《立案受理和调解协议审查确认规程》《送达规程》《劳动人事争议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专家论证制度》《制度选编》等规范性配套文件,进一步提升仲裁工作规范化程度。定期召开重大复杂疑难案例研讨会议,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进行点评、剖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仲裁员办案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送达方式,启用“劳动人事仲裁专递”。一方面,创新外观服务,使用统一的仲裁专递专用信封和详情单,信封印有仲裁徽章及专用标识,详情单印有仲裁委员会、案号、开庭通知书、证据材料等内容,当事人凭有效身份证件签领仲裁资料;另一方面,畅通送达流程,邮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对接协调工作,上门收寄、全国范围投递。对于邮寄送达中出现的拒收、错收、签收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快递员及时与仲裁委联系,签收回执回收并注明原因,有效做好文书送达流程的跟踪与反馈。

市仲裁院还经常组织专、兼职仲裁员,外出调研学习考察,通过参观、座谈、录像、赠送资料等方式,开阔视野,汲取经验,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聘请全国知名劳动法专家作为兼职仲裁员,优化人员结构,充实办案力量,打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仲裁队伍。市仲裁院现有工作人员50人,其中专职仲裁员12人,兼职仲裁员30人,办案辅助人员9人,全院管理、业务、综合服务人员比例达7:35:9,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90%以上。

主动服务用工 和谐劳动关系

“这种讲座新颖、独特,挺好的!有许多新收获,对我们企业了解新形势下的用工特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在实际管理中处理好劳动关系都很有帮助。”在市仲裁院劳动用工管理大讲堂现场,一位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道。为了将仲裁工作与服务功能相结合,为企业送政策、送法律、送案例,帮助企业实现劳动用工管理的规范化,去年以来,市仲裁院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大讲堂”系列公益培训。目前,已成功举办4期,600家企业近800名人力资源负责人参训。今年,除继续举办2期“企业用工管理大讲堂”公益培训外,还将结合“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组织成立仲裁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实现用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为不断扩大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公众知晓度,努力从源头上消除用工领域的矛盾纠纷,2017年以来,市仲裁院在合肥晚报连载25期近30篇劳动用工仲裁典型案例,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借鉴。

坚持每案必调、庭前必调,最大限度争取案件能够调解结案,缩短办案期限,依法及时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针对某公司700余人的社保补缴问题,组织仲裁员主动上门进企,跨前服务做双方思想工作,积极协调,反复沟通,经不懈努力,这批职工补缴社会保险纠纷得以妥善解决。实践证明,每案必调、庭前必调,不仅要有耐心和恒心,还要有不怕难和不怕烦的担当精神。

设立合肥市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仲裁派出庭,就近处理争议。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到工矿企业巡回开庭办案,既方便职工和单位,又让职工和单位管理人员接受现场教育。对涉及农民工、女职工、集体案件、工伤待遇等劳动争议,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结案”工作模式,高效、快捷地解决急难问题。对10人以上集体争议,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当日立案,立即协调。对生活困难职工,向相关部门推荐提供免费律师。

市仲裁院坚持将案件处理与法律宣传相结合,推行企业联系点制度和仲裁建议书制度。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处理作为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要阵地,通过公开开庭审理、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用工管理水平,促进用人单位用工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针对用工不规范的重点企业,推行企业联系点制度和仲裁建议书制度,帮助用人单位及时化解劳资纠纷,预防同类劳动争议的发生,达到“处理一起争议,规范一个企业,保护双方利益”的共赢目的。 秦道友 钱余坤 宋璐 李良生

新闻推荐

巢湖半岛最美绿道露“芳容”

烔长路及其连接线景观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经“烤”验2018-07-21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用心调处争议 和谐劳动用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