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被“阿拉”改变的生活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7-05 01:5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上海内迁企业发展之十三

○当年工厂区的早点摊 ○当时上海内迁家庭的摆设 ○工厂区内“古董”一般精致的果皮箱 ○女工们鲜艳时髦的着装

工业之档

上海部分工厂内迁合肥,填补了合肥乃至安徽诸多工业生产的空白,为合肥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实现了合肥工业“从无到有”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上海企业的内迁,特别是一些上海“阿拉”的到来,让合肥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也有了很大改变。

人才与技术

才是最大收益

全市只有20多家小加工厂和手工作坊,机械设备仅有一台四尺车床,年工业产值只有80多万元;即使到了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时,全市工业企业也仅有36户……这就是解放之初合肥的工业状况,用“一片空白”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但自1954年从上海陆续迁入56家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后,对于当时合肥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次“雨后播种”。据市档案馆的资料显示,上海内迁到合肥的企业虽不足60家,但它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又以“母鸡下蛋”的方式,分建和援建了合肥制锁总厂、合肥制锁二厂、合肥拉链厂、合肥灯泡厂等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大大增加了合肥的工业产值,改变了合肥工业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匮乏、管理经验不足、供销渠道较少等状况。

据当年一些参与上海内迁企业筹建工作的老人回忆说,从上海引进设备和资金,固然对合肥工业起步起了作用,但起作用最大的还是人才与技术。在上海内迁的人员中,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还是技术工人,均为合肥的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中不少人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骨干,解决技术难题的能手,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上海内迁人员和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后来分布到全市各企业,为合肥工商业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而且,部分上海内迁厂不仅带动了合肥工业起步和发展,还辐射全省,带动了省内某些工业的发展。如安徽印染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向淮北、阜阳等印染厂输送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合肥农药厂支援铜陵市第二冶炼厂建设,帮助宿县农药厂安装雷蒙机,还为省内外一些农药厂家培训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安徽针织厂积极为全省许多地市县针织厂培养1000余名操作工和管理人员等等。

新观念新方式影响合肥人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上海企业的内迁,特别是一些随厂来到合肥的上海“阿拉”的到来,给当时相对落后的合肥,带来了大都市的新气象,也给工厂区周边乃至整个合肥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穿着和饮食上。

1950年出生的宋业国是地道的合肥人,高中毕业后被招工到由上海内迁企业组建的合肥皮鞋厂,后担任合肥皮鞋厂厂长。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工厂区俨然就是一个“小上海”。这里人说着上海话,穿着白衬衣、花裙子,每年国庆节游行,安纺的方阵就像是时装展览。虽然整个方阵一片白,白帽子、白围腰,但是她们的衣服却集中了上海的流行服装,真是花枝招展。他们按照上海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生活在合肥这块陌生的土地上。

“以前螺虫在合肥一直是用来喂鸭子的,而上海人过来后他们把螺虫狮屁股剪掉,用油一炒,放上姜、葱、胡椒粉等,就是一道精美的小菜,并且吃起来很自如,一吮一个准。在他们感染下,合肥人也开始学着他们样吃起螺虫来。以至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合肥出现了很多专门卖螺虫狮的饭店,当时市府广场一带,卖螺虫的店一家连一家,一到晚上家家都是满座,那吮螺虫声,此起彼伏,置身其中,叫人直流口水。”宋老给我们讲了几个具体的故事,“上海人还喜欢吃螃蟹,一只螃蟹他们吃完后的壳仍能拼成一只螃蟹样。我们合肥人常说,有鱼不吃虾,可是河虾却是他们的最爱。在他们的同化下,合肥人也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些吃的了……”

在穿着方面,上海人更是领导新潮流。宋老告诉我们,那时的傍晚,你可以在曙光影院广场上,工厂区百货商场里,工厂区菜市里,看到有穿着睡衣睡裤的少妇穿梭其间的一定是上海人。毫不夸张地说,这真是让合肥人开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睡衣,什么叫穿这种衣服也能上街。

“我那时看到上海人一年四季都穿衬衣,那衬衣领子,洁白挺括,须知当时买布、买衣服都是要凭布票的,一个人一年只有6尺布票。他们一年到头穿衬衣,哪来那么多布票呢?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原来他们穿的只是一个领子,上海人叫‘假领头\’,除了一个挺括的领子外,下方只有二寸长的布,用布带绑在肩上,外面再套上外套,猛一看挺像一件很时尚的衬衣。”宋老和我们说起了这件有趣的往事,每到春夏交替时节,工厂区简直就是开时装展览会,上海流行什么,工厂区人就穿什么。

据宋老介绍,那时合肥人家每逢嫁女儿娶媳妇总要想方设法委托上海人从上海买一些衣服、被面,包括洗脸盆,还有那种全铝壳的水瓶,只要衣服上、日用品上有上海两个字,那就要高人一等。那的确良、涤卡、毛呢等做衣服的料子,也只有上海才有卖。“要想置齐这些东西,除了钱,你还必须找到上海人。你可以想象上海人当时在合肥的地位。”

感谢上海人的无私奉献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上海内迁的工业设备和科技人才是奠定合肥工业发展的基石。”诚如曾任合肥市委书记的李广涛所言,的确,虽然随着合肥城市大建设的步伐,原来那喧闹的工厂大多早已不存在了,而是变成了高档住宅和现代道路等,但我们不能忘记了这些企业。饮水思源,当年那些上海内迁来合肥的人虽然也都年事已高,有的甚至离开了我们,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为合肥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更要感谢他们那时给我们合肥带来了新文化、新生活、新观念。

到今天,我们所推出的《合肥工业发展》专题研究第一部分“上海内迁企业发展”系列报道就将告一段落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用了十多个版面,由面及点,首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详细介绍了1956年前后上海内迁合肥的近60家企业发展状况,特别是他们为当时的合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报道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曾在这些企业工作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慨万千,宋业国、钱步敖等老人还纷纷响应合肥市档案局发出的“合肥工业发展档案资料”征集启事,捐出了多件见证合肥工业发展的珍贵实物和资料,而更多的人则是通过我们的报道了解了那段历史后,纷纷赞扬上海支援合肥工业建设的无私奉献精神。

新闻推荐

《2018年若干政策及政策实施细则(金融业部分)》申报项目(第二批)公示

根据《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合办〔2018〕19号)、《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被“阿拉”改变的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