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于市 ○雨巷 ○青年巷
城市的记忆在街巷。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让“老记忆”有迹可寻?
芜湖路街道给出的答案是——以文化为魂,串珠成链!瞧,以南北向的曙光路为轴,连点成线成片,寻找城市文脉,做“隐”字文章,打造“五隐街巷文化”。
中隐于市,从曾经的废旧物品回收点到如今的小资人文集聚地,现在已经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有着“合肥首席城市怀旧人文休闲街区”的美誉,也成为包河小街巷改造的典范之作。随着包河“老城复兴”的推进,在芜湖路街道,“隐”字文化继续书写,相互呼应。
小隐于野打造曙光南路文创特色街区
曙光南路,一条不到50米的小巷,略显破旧。然而,这里在合肥早餐界却颇有名气。油茶、蛋饼、春卷、油条……二十多年的沉淀,合肥人能想到的传统早餐,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随着“老城复兴”推进,这里将迎来蝶变。
“今年5月,芜湖路街道围绕包河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老城复兴\’战略,决定将曙光南路提升改造,启动‘小隐于野文创特色街区\’项目,计划将曙光南路打造为集城市记忆、市民休闲、特色餐饮及市井文化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芜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立俊介绍,“新”街将留住城市“老味道”,打造“市井文化”。之所以有如此设计,街道也是几经考量,“因为,对于许多合肥老居民来说,曙光南路不仅承担着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分流和商业、生活功能,更承载着居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我们要以人为本,留住记忆之魂。”
徐立俊介绍,街面改造再现中式徽派风格,此外,注重在经营业态上体现市井文化,围绕六大关键词做“文章”——小吃、小购、小资、小憩、小游、小乐,“街区将保留原有的传统小吃,像一些传统的裁缝铺、理发店,甚至修鞋配钥匙铺等以后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5月30日,随着曙光南路东侧摊群点及菜市场门口小巷亭棚拆除,曙光南路正式开启升级改造。如今,正在有序推进,力争于今年年底落成并试运营。“小隐于野建成后,将形成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打造成为芜湖路街道乃至包河‘老城复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大隐于校二中老建筑述说“老城记忆”
位于曙光北路与黄山路交口的合肥市第二中学校园内,绿树掩映之中,有两座老建筑,合肥二中艺术楼和专家楼。
它们建成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省城第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筑,体现了50年代初期厚重、古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这两座历史悠久的小楼,见证了合肥二中的建校全过程,也从此成为二中的‘标志\’。今年5月,合肥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出炉,共16处,其中,包河区5处,合肥二中艺术楼(含专家楼)入选。”徐立俊说,在“老城复兴”中,保护古建筑当然是再现“老城记忆”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如此,在曙光路打造老城文化中轴线的过程中,“大隐于校”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笔。
半隐于街无名巷改造变身“青年巷”
青年巷,位于素有合肥“香榭丽舍大街”之称的芜湖路侧畔,为老城区繁华地段的一处僻静之地,若隐若现。此前,一直被人们称作无名巷。
此前,由于小巷路面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好消息在于,从去年1月份开始,伴随着老旧小巷改造工程启动,无名巷也迎来了新生,改名为“青年巷”。
通过修整,小巷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整光滑了,紧接着,就是拓宽巷口道路,巷内违章建筑及残破墙体全部拆除,打通消防通道。
随着品质提升,无名巷迎来新生,青灰色的外墙,低调而富有文化底蕴,巷内闹中取静,休闲环境从怀旧到现代,跨进建筑的内部,扑面而来的现代感和时尚感令人有时空倏忽转换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巷内有座独幢楼房建筑,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设起来的商业楼,由于多种原因一直空置,在接下来的“老城复兴”中,将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半隐于街”。
微隐于巷“雨巷”融情融景酝诗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的一首《雨巷》让无数人对小巷充满了诗意的遐想,如今,在银河公园旁边,就有这么一条弥漫着诗意的小巷——“雨巷”。
据悉,“雨巷”的前身叫“二人巷”,总长度约165米,两边为居民住宅,最宽处3米,最窄处仅2米,仅供两人并排通行,因此称为二人巷。由于年久失修,小巷破败不堪,路面凹凸不平,墙体布满“牛皮癣”。
“街道在2016年开始启动项目设计,经多次论证,结合‘老城复兴\’战略,探索老旧街巷改造新路径,2018年确定项目主题为‘雨巷\’,在喧闹都市中打造一条幽静、浪漫、富文艺气息的老城记忆巷道。”
雨巷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结合巷道特点,芜湖路街道借景做景,融入时代和地域文化,以写实墙绘的形式展示雨巷街景、民国四大才女、庐州四艺(寸金、白切、烘糕、麻饼)、庐阳八景等主题文化。
记者手记
这条街改不改?老百姓说了算!
“小街巷改造,是老城复兴的点睛之笔。”
提及老城复兴中的小街巷改造,芜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立俊给出了这样的定位。
徐立俊说,芜湖路街道地处合肥老城区,2200多年的历史赋予了她独特的文化底蕴,走进任何一个大街小巷,人们都能一探她的文化内涵,从内心深处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曙光路,就是其中的一大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芜湖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曙光南路“小隐于野”项目为例,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还专门召开座谈会。
这条街改不改?老百姓说了算!这条街怎么改?老百姓说了算!正因为这些举措,对于曙光南路的改造,老百姓尤为支持,几十个摊位在一夜之间全部拆除完毕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悉,接下来,芜湖路街道还将不断探索小街小巷改造新路径,深度挖掘地区历史文化,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文化”的特点,努力推进“城市更新”,以留住城市记忆,彰显品质街区。
李多庆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黎静 文/图
新闻推荐
千年包青天 百年包公门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