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6月27日上午,合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及《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条例”,深入开展全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开展秸秆禁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燃煤锅炉整治、散煤禁燃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等执法新手段查处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并公开曝光。2017年以来,全市实施涉气环境行政行为案件数共1002件。 以“一尘两气三厂”为重点,统筹实施工业废气减排、小锅炉淘汰与整治、治理城市扬尘和绿化裸露土地等“九大行动”,累计淘汰黄标车5.8万辆,改造150辆“冒黑烟”公交车,推广新能源汽车8000多辆。淘汰燃煤锅炉1769台,1544蒸吨。关闭住宅楼餐饮经营户1342户,整治商住楼餐饮经营户2369户,推广新型渣土车3218台,治理裸露土地1600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年、全面、全市域秸秆禁烧。开展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企业、港口码头、物料堆场等扬尘污染控制。实行合肥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17年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分别比2013年下降30.4%、36.3%,为全省唯一“双下降”城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比2013年(182天)增加40天,全面完成“气十条”一阶段空气质量改善任务,获评省政府“气十条”一阶段终期考核优秀等次。 污染复合程度高治理精准度不够 当前,《大气法》、省、市《大气条例》执行中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也存在不足。 夏季多发臭氧污染,多种污染物交织,相互发生反应易造成二次污染,控制单一或者少数几种污染物,已无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一些建筑工地、渣土运输、混凝土搅拌站、港口码头堆场等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排查不全面,行业排放标准偏低,治理任务重。城市交通流量明显增加,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增至150多万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升高,已成为重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扬尘防治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认真贯彻或贯彻不到位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道路交通项目、房屋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等施工现场硬质围挡、覆盖、洒水抑尘、冲洗地面、车辆运输、分段作业、择时施工等防治措施不到位,扬尘污染防治费用使用和监管措施未落实,为节省费用,施工单位未安排专职环保监管人员,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未向主管部门备案,部分工地管理人员对扬尘防治要求了解不充分。 合肥将系统推进治污 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丁志松表示,下一步合肥将系统推进治污,精准改善大气质量。对标“气十条”第二阶段方案以及北京等先发地区治污方法,加快新一轮大气达标规划编制,实施“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等五控。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确保2018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由增转降,2018年底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替代。 针对建筑施工扬尘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工地围挡、覆盖、冲洗、硬化、拆迁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百”。加快混凝土(沥青)搅拌站提升治理,强化储煤场和工业物料堆场扬尘整治,大力推进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深化城市道路机扫保洁。对于扬尘治理不到位的施工单位,各级政府及部门应严格执法,绝不姑息,对责任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罚,情节严重依法进行处罚并曝光。 此外,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环保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大气生态补偿机制,做到补偿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补偿额度与生态保护绩效相挂钩,在跨地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方面取得突破。见习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华传玺陶伟)以往企业名称核准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如今在合肥短短5分钟就能完成全部企业名称申报登记。据悉,按照省工商...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