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合肥成立类脑智能创新中心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6-23 06:2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七家将联合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晨报讯 说起人工智能,你可能联想到会下围棋,强过顶尖高手的Alpha Go;能听会说,还可以察言观色的机器人。

实际上,这些高大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安徽形成产业规模。6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了解到,合肥成立类脑智能创新中心,并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列席全国第一阵营

在论坛现场,记者看到,一大批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带来了最新的产品。

在线感知、贴身连接数据的人工智能眼镜,可以瞬间识别人脸信息,实现实时安防;石墨烯智能路灯,能兼职实时监控,还能语音沟通。

科大讯飞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结合应用,将教育专家请到“线上”,通过直播平台等渠道进行政策要点解读。这种人工智能+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真正做到自适应学习。

“目前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从发展环境以及成果来看,仅次于北京、上海,在全国位居第三位。”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说,去年,安徽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接近70亿元,已经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依托科大讯飞、中国声谷、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技术和应用端发力,在人工智能领域集聚了一批企业,形成了一些平台,打造了一批产品,产业优势越发明显,跻身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第一阵营。

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今年9月,我们将在合肥举行人工智能产品推广应用会,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该负责人说。

类脑实验室核心技术已达全球顶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建设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去年已成立,开展脑认知与神经计算等六大技术方向的研发与工程化工作,为推动类脑智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在脑图谱测绘、脑成像、大数据分析、类脑信息处理、类脑芯片、智能图片处理、智能视频处理、理论强化学习、视频压缩等方向上取得亮眼成果,核心科研技术取得全球顶尖水平。

“实验室已在多领域着手科研成果落地工作。例如,多模态类脑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将在智能交通、无人驾驶、医疗健康试水应用,将有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安全和个人生命健康;这些核心技术同样能为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语言障碍等人群实现正常感知提供可能,可以帮助移动障碍人群实现正常移动,提升该人群整体生活水平。”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七家联合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昨天,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声谷和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七家单位正式联合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未来,这一平台将提高AI顶尖人才培养水平,降低人工智能创新门槛。

此外,“合肥类脑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中心将构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智库,协助政府做好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评估与项目咨询等服务。

晨报记者 于巧妮

新闻推荐

“小黄峰”公司向消费者致歉

安徽省市区三级消费维权部门联合约谈“小黄峰”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成立类脑智能创新中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