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安珍藏的老票证“见证”了当初买什么都要票的艰难岁月
安徽省地方粮票、合肥市定点粮票、合肥市粮油商品票、合肥市副食品票……今年62岁的合肥市民窦建安至今还收藏着当年没用完的各种“票”。三十年前,这些票证曾维系着全家人的生计,用老窦的话说,“真是买啥都要票”。
吃块豆腐都得要票
今年62岁的窦建安是祖居七桂塘的“老合肥”。1972年,16岁的窦建安进入当时的合肥江淮棉织厂当工人,勤勤恳恳一辈子,直到两年前退休。在他印象中,买啥都要票的时代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买粮食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块豆腐,要豆腐票。”老窦攒的“票”精心放在一个小袋子里,其中,粮票包括合肥市定点粮票、安徽省地方粮票、江苏省地方粮票等,面额也从五十市斤、十市斤、三市斤到“壹市两”不等。窦建安记得,当年粮油是定点销售,自家每次买粮油都得去金寨路附近的粮站。
不仅有各种粮票,窦建安还收藏着当年剩下的油票、合肥市粮油商品票、合肥市副食品票等。橡皮大小的副食品票印在一大张纸上,每一小张上都有不同的编号。老窦介绍,不同的号码对应不同的副食品。“比如过年前农贸市场要供应豆腐果子,一般是开售前两三天在市场外贴通知,告诉大家带几号票来买。有时候买一样东西,要两个不同号码的票才行。”
窦建安还记得,那时过年才能买五斤花生,买时要带上粮油商品票和购粮本,买完了粮站工作人员在粮本上盖上“已售”章。买麻油就更麻烦了,“过年一户才能买半斤麻油,不仅要有粮油商品票,还得有油票,带上粮本,缺一不可。”
为买4斤肉差点丢了儿子
当时不仅买啥都要票,买东西排队也是常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冬天,捧着大洗脸盆在寒风中排队买豆腐,手冻得发麻,那份苦楚窦建安至今还记忆犹新。
老窦说,当年一个人一个月有两斤肉票,到月底还没买就过期。虽说一斤肉只要八毛钱,但大多数人仍然舍不得买,经常到月底才集中买一次“开开荤”。
1988年的一个冬天,窦建安揣着快要过期的4斤肉票,带着两岁儿子去农学院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肉。“当时排队的人特别多,我就跟儿子说,你抱着爸爸的大腿,千万别撒手。”好不容易排了半天队买上肉,老窦一回头,发现儿子不知什么时候挤丢了。心急如焚的窦建安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又骑上车跑回家发动亲戚邻居一起找。一直到天快黑了,才在农贸市场附近找到被好心人收留的儿子。
改革开放后日子越来越红火
窦建安是安徽商报的忠实读者,不仅天天看商报,还剪报。老窦兴趣广泛,还是厨艺达人、武术爱好者,他自创“窦氏大写意根艺”还获批为庐阳区非遗项目。安徽博物院联合安徽商报征集“老物件”的消息一发布,老窦就一直关注着。在他看来,他收集的老物件,就是改革开放前后对比的最好见证。“刚进工厂当学徒,每个月工资18元。结婚时想买一台12寸的黄山牌电视机,要365元,简直是天文数字。”窦建安记得,当时厂里凑了十个人一起开了介绍信,向当时的无线电二厂申请分期付款,用了好多年,才把电视机的钱付清。
后来工资不断增加,如今老窦每个月的退休金已经有3000多元。全家三代人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老窦还在顶楼有了自己的小花房和工作室。6月的初夏里,他的阳台生机一片,米兰、茉莉芬芳满屋,工作室里摆满各种根艺作品。没事的时候,他还经常去市区的中小学给孩子们上非遗课,讲讲他的“窦氏大写意根艺”,生活忙碌而又充实,“要不是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好日子,我特别知足。” 记者刘媛媛王素英文/摄
新闻推荐
6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活动在明珠小学举行。孩子们分成五个小组端正坐好,头戴蓝色环保帽,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好奇...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