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也基于学校三年来不间断的实践探索。2018年,经合肥市人民政府和合肥市教育局批准,合肥市第九中学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此举开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先河,也成为全省高中学校小班化教学的“领头羊”。
历时三年探索小班化教学
近年来,安徽省推进实施新一轮课程和高考改革,新课改明确指出:“走班教学模式”将取代“固定班级授课模式”,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很大程度上会淡化;“选课”和“分层教学”将成为高中教学的新常态。另一方面,就目前国内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合肥地区普通高中也在小班化教学方面做了深入、丰富的实践探索。
2016年,合肥九中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启动小班化教学实验,率先开设4个班额为40人的小班,把传统秧田式座位排列成扇形、半环形、圆形、回字形等,便于学生互动讨论,相互交流。此次小班化教学实验缩短了师生、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交往的密度和频度,增强了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批改,或是课外辅导,该校老师都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经过学校三年的实践和探索,经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合肥九中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市乃至全省公办普通高中中,率先全部实现小班化试点办学。
一个老师“承包”12名学生
学校小班化,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它通常指一个班级中的人数较少的教学模式。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迥然相异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据了解,小班化教学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小班化教学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进步。
合肥九中现共有48个标准化教室,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为18000平方米。2018年起,基于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合肥九中每届招生12个班,每班36名学生,全校共36个班级,约1300名学生。合肥九中小班化教学改革最大的创新就是建立包保责任制体系,即一个班级基本上是3个老师36名学生,每个老师“承包”12位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实现最优化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4月29日,合肥九中新校区落户新站高新区正式签约。“新九中”位于新站高新区淮海大道和大众路交口东南角,占地面积约216亩,规划总投资8.26亿元,将建设教学楼、活动场馆、体育馆和学生宿舍等,规模达到120个班级,实施寄宿制办学,2020年秋季正式开学。合肥九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锅饭”教学转向“量身定制”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关键在于理念的实施而非形式上的数字。合肥九中的李磊老师告诉记者,“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比如在我的班级,4个人一个学习小组,两个人一排,座位相邻,便于课堂教学时的分组讨论与练习,课下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学习交流与分享。同时分组时注意成绩搭配,男女生比例搭配,形成优势劣势学科互补,不用离开座位就可以互相学习同学的优点与经验。”
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在班级小组围坐讨论时,老师可以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讨论。学生们就觉得自己处于平等的氛围中而无须故意引起老师注意,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合肥九中的小班化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的充分。
实行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避免传统的“大锅饭”。例如,传统的作业是全班一起布置,一样难度,一起评价。造成了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而在合肥九中的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进行分层布置,通过合理有效的分层作业,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因为学生人数少,老师的工作量相应得到了缩减,可以更好地“精批细改”,针对个别典型错误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面批面改”,对遗漏和要补充的,再进行“一对一辅导”,从而实现真正的“量身定做”。在合肥市中心城区各校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合肥九中小班化教学突显了绝佳效果,精细化培养惠及每位学生。
“家校联合”参与班级管理
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三年以来,合肥九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们都非常满意。“女儿被分配到小班化教学试点班后,在学习方面渐入佳境,每次考试成绩在年级位列前位。”2016年6月,马士清在得知合肥九中将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后,毅然决然地将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送到了合肥九中。在人数只有约40人的小班化教学中,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小班教学计划,老师实行“三轮备课”,学生推行“五三学习法”,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马士清告诉记者,女儿在课外有疑难问题也可以很容易地向老师请教,老师还可以专门腾出时间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掌握孩子在校内校外的动向。“我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在老师和家长的社交群中,通过家长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与老师的沟通,明白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在合肥九中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中,学生家长也亲自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之中。“我们家长去学校值班晚自习或者监考时深有感触,传统的大班制教学座位十分拥挤,前排学生只能紧靠着讲台边上坐,而且因为学生人数较多,无论是上课还是晚自习时,常常人声嘈杂很难安静下来,我们和老师都感觉难以管理。”张子鸣的家长在对比孩子前后班级规模变化后,颇有感触地告诉了记者。在小班化教学中,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孩子都养成了下课找老师问问题的习惯,由此可见,小班化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克服依赖思想,学会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对于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改革,合肥九中校长张国正表示,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最佳实施载体,是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需求。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塑造更多的具有个性化特点和专长的综合素质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在谈到如何进一步落实和提升小班化教学时,张国正透露,暑期学校将会对全体老师进行系统且全面的培训,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评价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学校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出彩的机会。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郑静 见习记者 唐萌 卫晓敏
新闻推荐
1.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归侨、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