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肥一民办学校将师德有问题的教师予以解聘,体现了这所民办学校对教师师德问题的“零容忍”态度。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明确提出,师德考核对象为全市范围内公办和民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国防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实训机构及教研、电化教育等机构的在岗教师。说明民办学校教师也必须接受“师德考核”。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民办学校756所,教职工2.6万人,占全市教职工数的32%;民办学校学生32.8万人,占全市学生数的28.6%。可见,民办教育是合肥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民办幼儿园为解决人民群众子女“入园难”作出了积极贡献,民办中小学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有特色的教育服务,民办职业院校为全市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同样首在师德师风建设。这就需要广大民办学校切实把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教师队伍事关民办学校的生死存亡,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一支相对稳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良性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民办学校要拥有优秀的教师十分不易。对家长来说,择校最大的吸引力不是有一流的“大楼”而是一流的师资。如果教师队伍不稳定,师德师风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强,民办学校就很难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也无法良性发展下去。
目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也在年轻化、专职化和高学历化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少数民办学校教师与新时代师德要求不相对应,如:有的为了追求其课时量,疲于上课,备课时间不充分,更谈不上钻研业务;有的不重视教学质量,对学生教育应付了事;有的责任心不强,上课拿钱走人的思想严重,甚至于糊弄学生。强化民办学校教师师德考核,有助于他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师德文件,切实规范自身从教行为,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强化他们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激发广大民办学校教师立足讲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不断进取。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重中之重。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首先,要靠教育。民办学校举办者和管理者首先重视教师培训,尤其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其次,要靠规章制度。建立充分体现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的规章制度。通过较为严格的科学管理,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再次,要靠执行。严格考核奖惩,对师德表现优异的教师要予以褒奖,宣传好民办学校校园里的好老师,营造民办学校崇德向善、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同样明确提出适用民办学校,对存在“清单”所列的13条行为的教师,民办学校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不能在民办学校形成违反师德师风不受惩戒的“破窗效应”,确保师德考核的相关规定、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民办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让教风促学风,民办学校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民办学校广大教师也要自尊自重,努力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学生、成就自我。广大教师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接受师德考核,向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师德答卷”,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维护人民教师的社会声誉。本刊评论员 石红星
新闻推荐
星报讯今天,2018年中考将拉开大幕,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记者从合肥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合肥市区的中考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