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合肥1720名残疾儿童 今年可获免费康复训练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6-14 01:02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在站立床上进行康复训练,锻炼腿部力量。 ↑家长们可以用这里器具免费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近日,合肥市残联《2018年1-5月份民生工程贫困残疾人康复项目完成情况公示》中显示,合肥前五个月给248名残疾儿童提供共计400多万补助。合肥市残联表示,今年将为172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并且提供每人1.8万元的补助,同时年龄首次放宽至18岁,极大地缓解了贫困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他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248名残疾儿童领到1.8万元补助金

“在这康复训练了两年多,原来身体像面团一样软的儿子一步步学会翻身了,看到他能够自己动一动手脚,心里太激动了。”6月13日上午,在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部,三岁脑瘫患儿牛牛(化名)的母亲告诉记者。

牛牛出生在瑶海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岁3个月时,牛牛因心脏病手术留下了脑瘫后遗症。牛牛的父母带他四处求医,在多个城市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因费用昂贵、来回奔波,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越加艰难。“全家收入仅靠丈夫打工维持,很多人都劝我们早点放弃。”

但是在医生的提醒下,牛牛的母亲经过街道申请了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在申请到名额后,牛牛在妈妈的陪同下,每天都来到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部接受免费的治疗。而在前不久,牛牛的妈妈还领到了今年的1.8万元康复训练补助金。

牛牛是合肥众多享受到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孩子之一,在合肥市残联《2018年1-5月份民生工程贫困残疾人康复项目完成情况公示》中,今年前五个月,合肥市共有248名残疾儿童,均享受到每人1.8万元的治疗费用补贴。

合肥市残联康复处李鸣告诉记者,这1.8万元中,1.3万元是直接给定点康复训练机构,用于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以及辅具制作等,剩下的0.5万元是生活补助,需要家长到市残联来领取。

在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部,记者看到,来这里康复训练的孩子有40多名,虽然不幸身患脑瘫,但幸运的是,通过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现在孩子的康复训练、辅具,我们不需要出一分钱了,同时我们还有一笔生活补助,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生活。”牛牛的妈妈说道。

为172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低保贫困优先

记者从合肥市残联了解到,前不久公布的《2018年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中,2018年为1720名听障、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其中国家项目中406名任务数参考2017年指标下达,待中央指标下达确定后,另行通知。)为155名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假肢矫形器和适配辅具。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合肥市残联康复处李鸣介绍,这四类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按照每人1.8万元标准。

据了解,目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具体项目主要以实施多年、受益面广、康复效果较好的康复项目为主。比如,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适配及听觉言语功能训练;为肢体残疾儿童提供矫治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及功能训练;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认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训练;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训练。

此外,在155名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假肢矫形器和适配辅具中,为83名装配假肢矫形器的残疾儿童每人补助5000元,为72名适配辅具的残疾儿童每人补助1500元。

“申请的门槛非常低,几乎是没有门槛了。”李鸣表示,残疾儿童的家长只需要残疾人证(相应类别)或二级以上医院相关诊断病历、康复训练救助申请审批表、定点康复机构接收函等材料,即可申请康复训练。

但是李鸣表示,这些儿童必须是合肥市户籍,经卫生部门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的残疾儿童。“并且,在同等情况下,优先低保和贫困家庭。”李鸣说道。

年龄首次放宽至0~18岁 特殊教育仍然薄弱

李鸣告诉记者,自2012年开始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以来,一开始是年龄范围是在0~6岁的残疾儿童。据介绍,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绝大部分残疾儿童可以获得生活自理、学习及社会交往能力。如果错过黄金康复期,将成为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担。

李鸣称,年龄范围在2014年放宽到0~10岁,而今年年龄再次放宽,0~18岁的残疾儿童均可参加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对此,李鸣告诉记者,之所以将年龄再次放宽,是考虑残疾儿童家庭普遍面临沉重负担,从而扩大了残疾儿童救助的覆盖面,方便了残疾儿童尽快进入康复机构进行早期干预。“以前残疾儿童过了10岁,就没有地方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孩子回到家后,康复训练就会陷入停滞,甚至荒废,这会让孩子前功尽弃。”李鸣说道。

同时,李鸣认为,目前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存在着“进来易,出去难”情况。“由于特殊教育资源薄弱,合肥市目前只有一个特殊教育中心,名额有限,而大量10岁以上的残疾儿童从康复机构出来后,有的小学不接受,因此面临无处可去的地方,所以放宽年龄,让他们可以在康复机构继续训练、学习。”

残疾学生将享15年全免费教育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为了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李鸣告诉记者,在《合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中,合肥将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实行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全免费教育。

记者了解到,在此计划中,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规划,在普通学校逐步普遍建立资源教室,2020年实现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均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每个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

同时,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康复教育机构就读就训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

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康复教育机构、进家庭等方式实施教育。

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通过这些措施,让优质教育资源也在向特殊教育延伸,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也可以让有条件、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拓宽残疾学生升学、就业渠道,能够让残障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李鸣说道。

晨报星级记者 周坤 文/摄 通讯员 汤丽娟

新闻推荐

一批特色文明街呼之欲出

本报讯昨日下午,合肥市打造特色文明街现场会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举行。各县(市)区、开发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上半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1720名残疾儿童 今年可获免费康复训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