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的12位老师齐聚合肥市大通路小学新海校区,畅谈作为家长对通小的印象和感受。
从习惯到兴趣在体验式教学中感受乐趣
作为一名初中老师,杭旭知道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非常重要,他表示在小学阶段非常注重的是基础。打好学习基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他发现通小的老师对这方面的培养非常注重。比如在写字方面,“我在家讲的时候,孩子不一定听,但是我们通小的老师,对孩子写字要求非常严,有时我们觉得孩子的字写得很好看,但是老师仍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钱文泽在通小就读五年级,他的妈妈刘红艳是38中的语文老师。刘红艳带的一名学生在2016年瑶海区中考中获得了第三名,也是通小的学生。“他语文考了135分,这个学生给我的印象很好,他的书写非常漂亮,我想这与他小学时养成书写的良好习惯有很大关系。同时这个孩子的语文积累也非常丰富。”钱文泽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坚持背16首古诗,一年要背32首古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样积累下来,对初中的语文知识拓展,起到了良性循环的作用。”除此之外,通小还有特色课程,在四年级时,钱文泽跟着指导刘老师参加机器人培训,利用每个星期五下午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培训,参加了很多赛事,也拿到了很多奖项。刘红艳表示,通过参加机器人比赛、培训,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也更加自信了。
38中英语老师孙庆柱见证了通小从1990年代至今的发展历程,谈到了通小的体验式学习,孙庆柱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各种不同的主题,内容包括爱生活、爱祖国、爱劳动、爱家乡。”通小要求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行动,体会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前段时间,通小组织学生去海尔车间进行体验式学习,体验生产,孩子们与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沟通,提出了很多问题,他说:“孩子们通过通小组织的体验式学习,水平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开阔。希望体验式教学这一块,能继续发展下去,让孩子们去体验更多的生活感悟。”
用“采蜜”积累知识把计算当成乐趣
“我们这里的老师对通小的评价都很好,所以我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把孩子送到通小去。”38中政治老师沈意说,“通过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是一个提高。”在通小,班主任让学生准备一个记好词好句的本子,老师称这种学习方式为“采蜜”。通过六年的积累,孩子的词汇量难以想象。
李冬梅是38中的语文老师,她的孩子因为搬家转学到通小。她表示刚开始孩子不太适应,还曾有过回去上学的念头。之后她了解到,通小从三年级开始,使用的是“先学后教”的模式,孩子自己要先预习、先查资料。李冬梅老师介绍,到了三年级阅读量大,女儿的语文能力提高也非常快,甚至有时背诵的古诗词自己也没听过。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让孩子阅读提高非常快,他们现在经常背诵古诗词,还有《素读》。“阅读能力以及课外诗词能力的积累,对孩子以后上初中、高中,效果更明显,我觉得与其他小学毕业的学生相比,在通小毕业的孩子,会相对有优势,语文素养更突出,更明显。”
进入通小学习后,学校的“通晓算”训练,也帮助孩子提高了运算速度。
“拿数学来说,需要加强的是孩子计算方面的培养,而计算是数学的重中之重,如果计算能力不行,孩子数学方面会受到影响,这是我对数学学科的感触。”史方园老师的孩子王之悦在大通路小学一年级。她说:“从一年级上学期中段开始,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孩子们每天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段来进行计算的练习。”同是38中的高志江老师表示在数学教育方面,通小重视抓计算能力的培养,孩子没有把数学计算当成一种负担,反而很乐意去做。在史方园看来,家长选择学校,更注重的是学校的老师和人文环境。通小的老师比较细心,能持之以恒积极督促孩子们学习;此外,家校合作顺畅,也有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范成松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很多孩子拿到物理题时,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必须要老师讲解,他们才能弄明白。在这方面,范老师认为自己给孩子选对了学校。范成松表示孩子上学以后,和老师很亲近,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疑惑,他们很愿意和老师沟通,而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一些缺点。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这些缺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范成松发现老师在教学时会偏向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他说:“大通路小学的老师们这一点做得就比较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很注重,经常会选取一些新鲜的素材,不是靠死记硬背来灌输,而是结合实际,让孩子充分了解、掌握,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特色课程助力学生成长全力以赴定有收获
38中高志江老师认为通小最重要的是它的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比如古诗词背诵精选,开展多种传统文化竞赛等。此外,通小的特色之一体验式作业也不是停留在纸上的,更多的是在开展活动和深入实践之中。四(3)班程子琪的家长蔡丽是38中信息技术老师,她说通小有四点做得非常好,一是对孩子们国学文化的培养,特别是素读和诗词的背诵。“素读”的内容包含了《四书》《五经》等,这对孩子国学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二是“通晓算”,通过“通晓算”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孩子的数学运算速度,对孩子的计算能力有很大帮助。三是拓展课外知识、体验式课外作业。在植树节的时候,学校老师带领孩子去种树,还在孩子种植的树上,挂上了孩子的铭牌,让孩子和树木一起成长。四是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每到“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孩子都会给父母送上手工制作的贺卡或者用零花钱买来的小礼物。
去年因为工作调动,王文俊来到38中任教,孩子也跟着他来到合肥。学校老师向他推荐通小,通过孩子在通小一段时间的学习、回家的反馈,让他觉得没有选错学校。孩子平时的学习负担不重,也没有参加辅导班,但是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38中英语老师邓杭的孩子邓韦铨也是中途转入通小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适应,学习习惯有所改变,成绩也在逐步提高。邓杭表示,大通路小学的教学理念很新,都非常务实,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不多,但是老师要求把做作业的时间反馈给老师,老师不仅关心学生作业是否正确,还关心孩子做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另外学校还有体验式作业,去年暑假的学校体验式作业是要求学会一项体育运动。他说:“孩子在暑假里,自己学会了游泳,以前学了好几年都没有学会,现在一个暑假就学会了,而且游得很不错。”
“我孩子祝默涵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孩子上学忘记带水杯,我就给他送过去。当时还没有上课,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教室里,他们坐下来后,自觉地把书拿出来开始朗读。都是小班干在管理,孩子们都非常自觉。”38中历史老师赵丽表示,通小的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总是教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同时通小的老师重视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老师总是告诉孩子,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所以学生对所有的活动就四个字:全力以赴。
校长程庆春表示通小的教学特色是先学后教,学生和老师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没有问题的孩子缺少的是创新意识,通小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体系,培养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最后,程庆春校长透露,大通路小学新校区(长乐校区)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位于合肥长临路和郎溪路交口向东三百米,长乐校区占地46.3亩,建筑面积26000多平米,配套设施齐全,250米的标准风雨操场和跑道,以及专门配套的餐厅,今年9月开始招生,“我们按照要求把新校区办成瑶海区品质最好的学校,通小全体教师携手共进,努力将新校区也打造成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助力学生享受更优质而公平的教育资源。”
左兰兰李荣荣许佳
新闻推荐
一向对押金不松口的共享单车品牌摩拜,突然宣布了百城免押计划。6月11日,摩拜单车宣布,在全国百城开启新老用户全面免押,且无...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