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日,合肥市蜀山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新组建7个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总数达到11个。一时间,蜀山区集团化办学模式引起外界极大关注,辖区内家长更是与有荣焉。其实早在2003年,蜀山就试点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均衡,2016年,该区在合肥市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两年来,成绩卓然,其全力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蜀山特色”——培优提质、理念革新、促进教育更优质、更均衡、更公平,“均衡教育”、“教育强区”享誉全省、正走向全国。
做实“教育均衡”,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合肥市蜀山区是典型的大城大乡,既有繁华的中心城区,也有偏远的农村,教育不均衡的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在孩子们享受到均衡的优质教育,从“好上学”,到“上好学”,不仅是家长们的渴望,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蜀山区绘制了一条义务教育集团化的办学路线。 2003年,该区试点集团化办学,将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引入原动力厂学校,成立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区;2009年,将文博中学并入五十中,成为五十中南区(现更名为蜀山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并入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2010年,翡翠路上建成一所五十中新校(现为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集团化办学渐现雏形。2013年,蜀山区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经过数年摸索,2016年,蜀山区发文在合肥市全市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首批教育集团有五个,包括合肥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合肥五十中新校教育集团(现更名为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西园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乐农小学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深“资源优化”,规模与质量并驾齐驱
首批五大教育集团共14个校区,在该区义务教育阶段的47个校区中占比30%,也就是说,该区三成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而在集团化过程中,资源进一步加深优化,成员学校的办学规模与质量都明显上升。
蜀山区教体局局长王雪梅介绍,在教育集团中,办学制度、教师资源、优质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共享,建立“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盘活集团内骨干教师资源,统筹安排骨干教师由优质校流向成员校,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资源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对生源的吸引力增大,办学规模扩大,汇林阁小学并入西园新村小学教育集团后,生源由开始300名增至2000名。
发力“品质教育”,2020年优质校全覆盖
合肥市蜀山区副区长李卫表示,实施集团化办学两年多来,蜀山区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优质、合理,家长评价越来越高;新建学校加入集团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队伍都得到了实质提升;通过科学考评,集团化办学后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全区教育优质均衡、整体提升有明显成效。
2016年,合肥蜀山区与上海教科所推动“品质课程”,数百名专家来蜀山区考察。2018年,蜀山区新组建7个教育集团,即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安居苑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育集团、合肥市习友路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已从30%扩大至60%,超过一半的孩子,能就近上家门口的好学校。
目前,蜀山区正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优质资源覆盖面扩大,让学生受益,令家长满意。”王雪梅介绍,正在进行教育内涵发展规划(2035年)编制工作,研究制定蜀山教育内涵发展的未来愿景以及功能定位、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改革创新举措与任务。到2020年,该区力争将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居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汪漪
新闻推荐
情系教育树师德筑梦青春在荣小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教师用实际行动为师德师风代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这句话正激励着合肥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献身教育事业的光荣感...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