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荠菜小包子◎年龄:30+◎职业:作家、媒体人◎现居地:合肥◎高考时间:1999年
我后来无数次想,无数次想,当年高考到底发生了什么啊,然而,记忆里是一片空白。
记不得究竟穿了什么衣服去考试、记不得当年的高考作文题,记不得当时等待的心情;说不上是因为年代久远,还是在我的年少时分、就真的没把它当成个事;总之,在今时今日,被万众瞩目的这个隆重的考试日,对我来说,就和任何一个寻常日子没什么不同。
我后来惊诧于别人考试的阵仗。诸如家长提前踩点考场,在可能被分到的考场周边全订了酒店。提前制定好送考计划,为了防止万一堵车,还派辆摩托车跟在送考车后面。新闻上,年年有毛坦厂中学盛大的送考场面,我看着看着,都感觉激动起来——任何仪式感很强的东西都容易激发人的神圣感,况且是这么重要的考试,象征着人们对“学”之一事莫大的尊重。再往深里说去,高考算是普通人家孩子改变阶层改变命运、极少数相对公平的敲门砖,从这个意义上说,再隆重去对待它,也不为过。
只是,我还是对自己的高考没什么印象。
我一直不是个好好学习的人,也正因为不好好学习,只能选了文科。整个高中能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看小说、看闲书、看我能找到的任何书。补习?不存在的。我依稀记得当时看闲书挺不容易,因为家长会查,万般无奈,只能把课本的外皮包在闲书上。是为极大苦恼。
因为高三有早自习,上课极早,我起不来只能早睡。每天晚上九点就睡,家长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你是不是睡觉太早了?但是坐在那里学习实在不是我的特长,加上觉总也不够睡,成了我的第二苦恼。
所幸高三时我已经有了“兼职”,就是给报纸副刊写稿。当时并没有自媒体10W+这回事,同学在报纸上见了我的照片及大作,很是崇拜,没事就听我指点江山、高谈阔论。老师对此头痛至极。现在想想,实在很对不起那些同学。我们都该好好学习的,不是吗?
不好好学习的下场,就是数学不好。我高考数学超常发挥,150分卷考到及格。我们那个学校不是好学校,我勉强考了个全校文科第一。算算,大概还是我的语文帮了我的忙。
因为太轻松,所以,就不以为意。 20年后的今天我回想起来,人生最后悔的事,大概还是没有认真去面对高考。在人生这一重大关卡上,我太侥幸蒙混过关;在之后的路上,我也常常把一切想得太简单,直到今时才觉痛心疾首。清北复交,自然是聪明而又极其努力的孩子才配考上的学校,当时的我,凭什么就觉得自己聪明绝顶?
我是上海知青后代,那一年,知青们的孩子纷纷返回上海考试,和上海考生不同,我们考全国卷。我父母没有陪我去上海,我一个人坐了一天火车去的。
我依稀还记得那天,我婶婶送我去考试。进了学校,我坐在考场门口的喷水池边,等待打铃进考场。那个时候,耳边全是全国各地的方言。当年的知青,也是在我当年考试的那个年纪,他们走了多远?
这已是我对高考的全部记忆。
新闻推荐
星报讯为孤寡老人“组团”庆生;逢年过节为老人们包饺子、粽子;用相机记录下老人们的笑颜……在合肥市天鹅湖社区,提起热心的...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