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七十六 中学 “很感谢七十六中学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的女儿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教会她识字,帮助她学习生活自理,真的特别感谢他们。”家住三十头社区的李女士连声道谢。合肥市第七十六中学作为新站高新区内位置较为偏远的一所公办初中,学区范围大,部分学生上学十分不便。为解决群众上学问题,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16年9月创办寄宿制,实行走读与寄宿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创建艺体特色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该校勇担社会责任,主动助贫济困,还为学区范围内身患残疾的适学儿童上门送教,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特殊儿童提供学习机会 七十六中学八年级里有位来自合肥市福利院的孩子名叫小伟(化名),心理咨询室负责老师王小三至今都记得初次与这位孩子见面时的情景。“特别自卑,特别胆怯,不论问什么,孩子都只会点头摇手,总之就是不说话。”上课、心理辅导、社团活动……对待小伟,王老师始终坚持“一视同仁”。“在我看来,把这些特殊的孩子当做普通学生同等对待,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当然,老师们都会对他们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王老师说,小伟从入校时的不与人接触,到如今的阳光活泼,转变很大。“成绩也很突出,他现在是所在班级里的第一名,在整个年级也位居前列,看到他的蜕变,让我们这些做老师的特别有成就感。”如今,有5名从小被市福利院收养的孩子来到合肥市第七十六中学就读,过上了寄宿制生活,融入到快乐的集体生活中。 不只是在校内,七十六中学还组建了以党支部刘政兰委员和德育处王小三老师为主要成员的送教团队,为学区内适学特殊儿童送教。 抓实学生养成教育探索寄宿管理新模式 “近三年区管委会投入1000万元,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学校食堂翻建一新,设施齐全,可容纳160人同时就餐。学生公寓4-6人一间,配备空调、热水器和直饮水机。住宿生实行封闭管理,专业生活指导,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七十六中学校长邓宗法表示,近年来学校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学区内有部分生源都属留守儿童,还有些特殊困难群体,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在校寄宿。 据了解,七十六中学是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试行走读制和住宿制相结合的新办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校情的管理模式,培养“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成长自信”的“四自”学生。 创建艺体特色学校努力实现孩子“上好学” 七十六中学狠抓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凸显艺体特色,在解决“好上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学校先后被评为“新站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多次获得合肥市校园篮球比赛前三名。在2017年,该校参加的合肥市“春芽杯”、“阳光体育未来星”以及青少年U13联赛上均取得了全市前三名的好成绩,填补了新站高新区校园篮球奖项的空白。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七十六中学为学生们量身订制了美术、戏剧、篮球、足球、电脑绘画等多个社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使“艺体2+1”项目全面落地,开花结果。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奋发图强,我们学校的发展很快、进步也很快,但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上还有着很多可以进步和完善的空间。”邓宗法校长表示,未来七十六中学将进一步努力,抓好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懈努力。王小三 金玲 新闻推荐 记合肥市兴园中学优秀教师团队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