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就需要一大批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除了引进人才外,高校也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呼吁,注重高等教育中博士生培养,高校应该更多培养技能型基础人才,让科学研究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
注重博士生培养科技应与生产相结合
郑永飞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发展很好,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但是在发展科学技术关键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上,仍然还有增进的空间。因此,郑永飞认为我国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办好高等教育里面的博士生培养,为我国科技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同时,郑永飞表示科技的发展,最重要的标准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没有用于生产,这样的科技是没用的。”郑永飞称,目前,我国教育解决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学会做科研的能力,但是怎么创新做科技,做对生产有用的科技,仍然欠缺不足。
作为教育科技界的委员,郑永飞表示自己将会在这方面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所在,一方面培养更多更好、具有创新意识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把科技和生产更好地结合起来,让科技真正成为生产的引擎。
高校应多培养技能型基础人才
如今合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中科大等少数高校可以培养高精尖人才,因为它们有很长的历史、很好的基础和很好的氛围来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对于其他大多数大学来说,则缺乏很好的基础。”郑永飞称,就合肥、安徽的高校来说,大多数应该培养技能型基础科技人才,尤其培养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郑永飞表示,一方面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会技能知识之后,进入工作能够符合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个基本素质就是走上工作岗位,我要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培养人才不是追求他发了多少论文,或者拿了什么项目,论文和项目是为了培养人才而用的一个平台,但是把追求平台作为培养人才的目的,这是本末倒置。”郑永飞说。
如今众多名校、高校在合肥设立分校,大大提高了培养人才的能力。郑永飞表示,“多了许多名校,不仅是多了师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学科,培养人才,一是壮大了安徽教育的队伍,二是能够在安徽培养出对生产实践有用的人才。”
晨报星级记者周坤
新闻推荐
提醒:恶劣天气下尽量减少开车出行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