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科学装置的诞生,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极限提供了器物保障。“人造小太阳”是合肥科学岛上的“明星”装置,这个学名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能产生堪比太阳的光和热。其实“明星”不止一个,岛上还有一个大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相比“人造小太阳”,它的光芒毫不逊色。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自1913年以来,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
2008年5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科学岛向成为世界五大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进军。跟美国的设计理念一样,我国同样采取混合磁体的形式,也就是水冷磁体和超导磁体相结合。2016年11月,科学岛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产生40特斯拉磁场强度,成为国际磁场强度第二高的稳态磁体装置。8年的时间,从最基本单元、直径不到10厘米的比特片到高达6米的“庞然大物”,稳态强磁场装置的每一个部件和每一个设计都是自主研发和制作。与装置一同成长的还有从哈佛归国的“八剑客”,他们携手开辟了一块创新沃土。
2017年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验收专家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建设目标,各项关键参数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技术和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又拥有了一个探索科学高峰的国之重器。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重大突破,对合肥来说意义重大,这个城市拥有了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托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创新体系,成为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的国家创新平台。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位老人坐公交车突发脑溢血,合肥公交106路驾驶员联系120救护车送往医院。1月27日早晨7时15分,从螺丝岗开往亳州路方向的106路公交车上,突然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从座位上摔在了车厢地板上,车厢里...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