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大雪再次降临,考验着城市灾害天气应急体系。适逢省两会,如何应对灾害天气成为众委员关心的话题。对此,郑伟建议:借鉴香港应对经验,细化城市灾害天气应急体系。
由于工作原因,郑伟经常在合肥与香港两城之间往返。作为台风、暴雨来得比较频繁的城市,香港早已形成并制定一整套运行机制。“这套机制依灾害的严重程度自然运转,并不需要事事报告,香港天文台就成了应急总指挥部。”在郑伟看来,香港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各地市以市气象局为气候灾害信息发放中心,由气象局应急办将灾情信息规范统一传达给各媒体。达到严重级别之前一级别时,各传媒须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或更新发布气象局灾害信息,其他相关部门及企业按制定好的灾害级别防范措施及紧急协调联动,按制度走流程。”
灾害无情,人有情。在应对灾害性天气时,合肥涌现了众多暖心的人物和事迹。郑伟建议:对灾害期间必须给当值及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加班补偿。“通过奖励机制让这些人的工作更有价值。同时,这样也令民众更加留意政府及公共媒体发布的灾情通报,做到灾情的有效预防和处理。”
新闻推荐
建议让更多教师学习国外先进制造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