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26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市图书馆协办的《金城讲堂》又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与大家见面了。此次做客的是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中国近现代国情研究所所长钱斌,他带来的主题是“国学的智慧与精神从《西游记》谈起”。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充满奇幻探险色彩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钱斌从《西游记》谈起,为观众们剖析了其中的国学智慧和民族精神。
开讲之前,钱斌提出了国学的概念,国学是什么?钱斌说,国学最近很热,好像处处都能看到国学。很多人以为,国学就是有哲学、史学、文学,但如果以这种概念理解国学,那就是对中国古代国学施以了“车裂”之刑。中国古代所有的学问都是求“道”之学,侧重于实践。我们所理解的国学缺了科学这一重要的支撑点。“四大名著影响最大的当属《西游记》,特别是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热播以来,更是将《西游记》热推向了一个高潮。”,钱斌由《西游记》中的五个重要人物说开,解释电视剧和原著的真正区别。
钱斌说,对于国学的经典,我们应该细细品读,精读《西游记》,我们会得到很多智慧。从《西游记》中体现的管理学说起,唐僧拥有卓越的团队管理素养,既然有团队,团队之间就会有分工,师徒四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恰恰是这个不完美的团队却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这个团队的成功之处,也是《西游记》的成功之处。
为何这个团队会成功?钱斌说,团队的目标是取经,唐僧虽然软弱且面临各种诱惑,但他取经的决心是最坚定的。其他徒弟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是唐僧善于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让取经得以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就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优势互补,达成目标。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管理方法,中国式管理的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在《西游记》中,其最高的准则就是把一个团队变成一个家庭,《西游记》中,唐僧是师父,亦师亦父,他是一个很有尺度的管理者,总体来看,唐僧的团队有目标,有激励措施,所以会成功。
钱斌总结,《西游记》中最大的智慧只有一个字,持!用一个成语来说,那就是“坚持不懈”!唐僧作为一个凡人,在艰难的环境中走了14年,每天都遇到危险、每天都碰到诱惑,但他却坚持了下来,所以他成功了!这也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凡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西游记》作为凡人的小说,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和智慧就是坚持。看《穆天子传》、《佛国记》、《大唐西域记》、《西洋记》等其他类型的“西游记”,我们仔细琢磨,其实是有深意的,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个人,我们都面临着很多的险境,如果我们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那我们必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华静
新闻推荐
8名哈佛博士后爱上科学岛他们说越是出国越爱国 一来到合肥就不想走
他们说越是出国越爱国 一来到合肥就不想走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