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各大高校即将迎来又一批新鲜“血液”。上大学的成本除了学费,更多的就是生活费。近日,浙江一位妈妈每月给1200元生活费却被女儿怼问“是否是亲生”一事引发热议。家长担心生活费给多了孩子学坏,但钱给少了又怕苦了孩子。(8月20日《北京青年报》)
“你家孩子在北京上大学每月多少生活费”“在合肥上大学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够不够”“西安的消费水平怎么样”……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家长在忙着为准大学生们准备行囊和学费的同时,心中也开始盘算每月要给他们多少生活费。为了使孩子的生活费更加科学合理,家长们或向身边人请教,或向生活专家求助,或在社交平台上交流讨论,使得“究竟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这一问题成为近段时间以来大家热议的话题。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走出家门到外地求学,家长必定会尽最大能力保障孩子的生活质量,给孩子准备充足的生活费用;但同时考虑孩子在大学里是独立生活,过多的生活费可能会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形成不良的生活恶习……因此,“究竟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让不少家长纠结不已。
笔者认为,家长对大学生活费数额的纠结,一方面是对孩子学校所在城市消费水平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孩子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的担忧,担心孩子不能合理利用生活费,因此才会产生“给多了怕孩子学坏,给少了又怕苦了孩子”的忧心。
实际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生活费的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与其为孩子生活费的数额纠结,不如坦然面对,在充分了解孩子学校所在城市消费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最合理的配置。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懂得合理支出自己的生活费用,实现生活费支出最优化。
新闻推荐
省城将严处非法营运乱穿马路合肥文明城市创建迎来“大考”将重拳治理城区交通环境
合肥文明城市创建迎来“大考”将重拳治理城区交通环境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