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合肥市综治委成员单位,合肥中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参与治理的方式方法,为保障合肥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主动融入 服务发展大局
8月1日上午,伴随着轰鸣的机械声,困扰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六年之久的“钉子户”房屋被拆除,被拆迁人窦某某向法院赠送锦旗以示感谢。
原来早在2011年,合肥科技职业学院按照有关手续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建设校园。由于拆迁补偿没有到位,窦某某一直未搬迁,并在房屋四周种植苗木,放养牲畜,严重影响该校正常教学活动。
作为社会管理工作联系单位,合肥中院先后多次深入到联系点紫蓬镇,与相关法院、学校座谈,实地走访拆迁户,调研问题,了解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力推进纠纷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今年5月,学校将窦某某诉至法院。法院积极与当地政府、学校和拆迁户沟通联系。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与政府一道算好补偿账;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校园设立法官工作室,实行驻点办案;实地走访拆迁户,了解其真实诉求,有针对性做好审理工作。通过三方联动,利用2个月时间成功促成拆迁户与当地政府达成补偿协议,赢得各方高度赞许。
把脉预警 助力管理创新
“按照规定通知有关供应商,特别是成交供应商参与投诉处理程序,并将投诉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采购当事人,以保障其合法权益。”7月4日,合肥中院就行政诉讼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安徽省财政厅发出司法建议。
随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新型案件逐渐增多,案件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相关工作存在管理漏洞和隐患。
合肥中院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延伸司法服务,加强对类案调研总结,梳理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促进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有关部门要认真思考意见,进一步规范执法理念、执法方式和执法程序,在依法行政尤其是依法理财、行政应诉等方面积极调研,促进工作依法开展。”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充分肯定法院司法建议工作。
普法执法 营造法治环境
8月4日,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比赛”评选结果揭晓,合肥中院自编自导的执行题材微电影《较量》从全国1750部微电影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大微电影”和“优秀编剧奖”两项大奖。这是合肥中院利用新媒体普及法律知识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合肥中院在推动“法治宣传”和“诚信社会”上同步驱动,共同发力,助力全员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这一实际,通过公众开放日、庭审直播、法官说法、发布典型案例、“五进”送法等形式,教育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新常态。面对破解“执行难”,不断创新惩戒机制,加大打击力度。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由市“两办”联合下发《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动惩戒的意见》,在招投标、土地交易等方面,与公安、工商、土地等10余家单位共同惩戒失信行为,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多维公开曝光,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报纸、社区公开栏等渠道对失信者进行公开曝光,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执行曝光平台。去年至今,全市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3326人,采取拘留措施246人,追究刑事责任6人,罚款115万元,限制出境351人次,限制高消费14444人,有效遏制了失信行为,助推信用合肥建设,积极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张敏
新闻推荐
包河区以“微整治”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径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