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9点多,64岁的臧阿姨如约来到合肥市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这一天是2017年三伏天的末伏,也是臧阿姨今年三伏贴的最后一次敷贴时间。左陆梅医生先用拔罐将臧阿姨后背穴位毛孔打开,然后把药物敷贴在穴位处,便于药物更容易渗透到身体里,整个过程只需20分钟。当天上午,有100多位居民来到中医康复科敷贴膏药,“冬病夏治”不仅在大医院备受青睐,在身边的社区医院也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接受。
半天100多居民敷贴“三伏贴”
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三伏贴”已有五年时间,左陆梅医生说:“2013年第一次做的时候,尽管做了许多推广,但周边居民对此不了解,结果当年只有20位居民来敷贴‘三伏贴\’,而且都是老年人。”可是,其中一些老人在敷贴了“三伏贴”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周围的人听说后,第二年纷纷来敷贴。“2014年增加到了80多人,从2015年开始敷贴人数达到近200人。”
住在附近小区的臧阿姨今年是第二年来敷贴,“最早的时候经常感冒,而且咳嗽一两个月好不了。原来在老家每年三伏天都要敷贴,十几年了,感冒少了,而且咳嗽也不严重,最长一个多星期就能好。来合肥帮孩子带孙子,看到这里也有敷贴,去年是第一年在这儿敷贴。”
今年“三伏贴”的时间分别是7月12日初伏、7月22日中伏和8月11日末伏,其中6月21日夏至和8月1日有两次加强,共5次。8岁多的女孩嘻嘻今年是第一次敷贴,她的妈妈说,孩子经常感冒发烧,而且还有轻微哮喘,“所以非常害怕感冒,只要一感冒没有半个多月到一个月好不了。”今年6月21日夏至日当天,嘻嘻第一次敷贴,“希望冬病夏治有效果,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趁夏日阳气正旺之时,用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冬寒季节易发作的虚寒性疾病,借三伏天之阳气,使患者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驱邪能力。
医生介绍,《内经》提出“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针,就是乘“三伏天”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此时进行敷贴有利于药物吸收,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成人和儿童敷贴的时间也有区别,成人敷贴时间一般6~8小时,小儿一般2~4小时。
当然,“冬病夏治”并不适合所有的人,而是适用于病性属寒、属阴的患者或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湿热体质的人不宜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最适合敷贴,药物经穴位吸收后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对于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等特殊人群,则不能敷贴,否则可能加重病情,两岁以下的儿童也不适合敷贴。” 记者张永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合公新李萌)记者昨日从合肥经开刑警大队获悉,近日警方抓获一名专门利用假黄金饰品在金饰店行骗的男子,其所持假饰品很难分辨真假。8月8日中午,一男子来到合肥经开区大润发商场某金饰店,拿出三个...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