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进入最后一天倒计时,想必现在最紧张的倒不是注意力集中于考试的考生,而是家长。家长的焦虑会影响到考生的心情,大人们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有讲究。昨日,记者针对这个问题咨询了相关高中教师和心理专家。在他们看来,不要过多干预的“无为而治”更能让考生达到一个正常轻松的状态。而紧张既然不可避免,不妨去积极接纳这种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客观地对待高考这个人生命题。
高三老师:家长要克制过多“干预”
合肥七中教务处主任张永剑老师今年分管高三工作,从5月份学校就开始在备考方面不断与学生家长沟通。在张老师看来,考前家长的心理波动往往比孩子还大,焦虑也是常态。他建议家长这种焦虑情绪需要克制,特别是不能因为焦虑而干预孩子的正常备考。“有的家长考前和考试的时候总喜欢问孩子‘复习得怎么样\’、‘马上考试了还不看看书\’、‘考得怎么样\’之类的,其实最好少问,只要做好后勤工作就行了。”家长无意中对考试的过多“热情”反而会对考生产生影响。
张永剑还提到,以前还遇到家长因为焦虑出现“两口子吵架”的极端情况,这无疑会对考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保持一颗平常心,此时是对心理素质的最高要求。
家长首先要把考试看淡
张永剑认为,社会把高考抬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当然是因为高考很重要,“但还是那句老话,一次考试绝对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它的地位没有渲染的那么高。”其实,这已经是社会的一个主流观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选择人生道路也有不同。“首先家长要有这种心态,不能将‘一考定终生\’的心态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这样考生将肩负双重压力。”张永剑表示,高考重要但不是全部,家长一定要客观面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态问题。
考试前,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但也不必过于担心“松过头”,因为除非是放弃,否则考生不会出现过于松散的状态。
心理专家:要主动接纳“紧张”情绪
而从专业心理学角度来说,合肥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陈向明认为,不管是对于家长还是考生来说,高考前的“紧张”是再正常不过来的情绪,既然紧张不可避免,那就把它作为一种正常的现象去接纳,主动去拥抱它。有些家长或者是学校,用各种方式提醒孩子“不要紧张”,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就像运动员比赛一样,赛前适度的紧张不仅是正常的,往往证明这种情况下还有利于水平的发挥,因为他更能让人注意力集中、态度谨慎。与张永剑老师的观点一致,陈向明也认为,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在参加考试方面绝对比家长拿手,因此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反而效果更好。
记者马翔宇
新闻推荐
“文一地产助梦季”暨2017江淮晨报公益爱心助考点送考专车今日将正式发车文一地产、江淮晨报、文一·塘溪津门祝所有考生明天考试顺利...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