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一直未娶 他是孩子们的“守护神”

来源:合肥晚报 2017-05-11 14:20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77岁的张道贵是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一年多来义务接送鲁化,为辖区居民讲故事、说新闻,而他身上还有另一个标签——“终生未娶,抚养侄子、侄女成家立业”。

遭遇变故

他说:“伯伯养你们”

事情还得从30年前说起,那时侄子4岁,侄女6岁。1987年11月,身为木工的弟弟带着弟媳一起到远在江苏的老丈人家打家具。为了省钱,途中俩人搭乘一辆拉化肥的机动车,不幸的是,弟弟从车上摔下来后,就没有再醒来,留下3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刚满一周。后来弟媳带着最小的侄女改嫁,张道贵不放心,把另外两个孩子接回了家,虽然那时候他还要赡养多病的老母亲。面对两个年幼还不懂事的侄子、侄女,张道贵发誓,再困难也要把孩子拉扯大,“伯伯养你们”,这是对孩子的承诺,也是对去世弟弟的承诺。

一直未娶

他说:“怕孩子受委屈”

1988年,把两个孩子带回家后,张道贵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生活。刚开始,还相过几次亲,但是带着两个年幼孩子、还有多病的母亲,介绍的姑娘只要听到这个情况,都没有了下文,要么就是离异带着孩子的,张道贵说,这样孩子会受苦、受委屈的,虽说自己带会很辛苦,但孩子好就好。过后,他就打消了相亲、结婚的念头。开始两年母亲还在的时候,能帮他分担一些,看着孩子,他出去卖菜。母亲去世后,他除了种地,还种了西瓜、养了鸭子,“没人照顾孩子,生意肯定做不了啊,但是只种地哪能养活得了孩子”,一个人忙得团团转。村里人看他辛苦,劝他说不管带不带孩子,找个人能分担很多,“怕孩子受委屈”,这是张道贵拒绝的理由,也是他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卖血8年

他说:“不能害了孩子”

“之前的房子是土房子,一下大雨就容易塌,孩子接回来了,要有地方住,要住得安全啊”,可是盖砖瓦房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很难承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卖血的”。为了多筹钱、少借高利贷,他一年卖了五次血,但还背了一万五的高利贷。之后的八年时间,每年他都要卖四五次血,一次400cc,“到现在,估计都有一水桶了”,说到这事,张道贵解释说:“把孩子接回来,就要保证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有地住、有学上,我受苦没有关系,不能害了孩子。”

受苦受累

他说:“这是责任”

1990年,张道贵的老母亲生病住院了,身背一万多元债务的他,借遍了亲戚、邻居,只借到了20元钱,远不够住院的钱,无奈之下,他把粮食卖了为母亲治病,但母亲还是去世了,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肩上。“我一人种了6亩8分1的地,只要别人不种,我就要过来,没办法,种少了不够吃,还要还债”,别人家是白天割稻子,而张道贵是晚上,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白天他就放鸭子,晚上把孩子安顿好,睡着后,他一个人到地里割稻子,累了就在田埂上睡一会,早晨再回去给孩子做饭。种西瓜、养鸭子,只要是有空,张道贵都会想办法挣钱。他的辛苦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上五年级的侄子还偷偷写过信给妈妈,诉说伯伯的不容易和贫困的家庭情况。即使这样,张道贵依然没有放弃让孩子读书识字,他说自己是文盲,但不能委屈了孩子,一定要送他们上学。当时还没有义务教育,没有钱是不给书本的,每次张道贵都会请求学校,先给孩子上学,并保证三五天会把学费凑齐送到学校,就这样,两个孩子相继读完了初中。由于没有考上高中,张道贵又送侄女学了裁缝、侄子学了油漆工,有了谋生的一技之长。说起张道贵,村里人都称赞他,但他自己却说,这是责任。

条件变好

他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侄子、侄女长大后,有了手艺,能自己顾着自己,张道贵的日子才渐渐好过,再到后来的拆迁安置、自己办理了低保,日子有了盼头。说到现在的生活,张道贵满脸洋溢着幸福,“侄女家两个孩子,侄子马上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现在家里很热闹,逢年过节他们都会回到家里,全家人一起过节、过年”。说起之前的辛苦与心酸,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一路把他们拉扯大,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陪伴,吃再多苦、受再多累,看到他们过得好,我就很知足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恩回馈 他说:“侄子、侄女把我当亲生父亲来赡养”

说起伯伯张道贵,侄子、侄女满眼的感动与感激,“他对我们的照顾与爱,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为了更好照顾伯伯,侄子选择与伯伯住在同一栋楼,这样伯伯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也能及时知道;家里做了好吃的,有啥好东西,侄子都第一时间拿给伯伯;定期到伯伯家洗衣服、打扫卫生……侄女嫁到了和园,也是隔三差五到伯伯家,给伯伯送去吃的、穿的、用的,“我现在是啥都不缺,衣服鞋子都穿不过来,都是侄子、侄女买的,生病住院,他们更是寸步不离,悉心照顾,真是把我当亲生父亲来赡养了”,张道贵用自己的双手为侄子、侄女撑起了一片天,而侄子、侄女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伯伯的晚年生活。

志愿服务

他说:“我人老但精神不老”

张道贵一生未娶,把侄子、侄女拉扯大并成家立业,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而如今已77岁的他,依然没有闲着,成为了家园辖区的一名志愿者,每天步行近6公里(来回两趟),接送患有眼疾的基层理论宣讲员鲁化,“家园老人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但是鲁老师眼睛不好,走到这边来很费劲,可是我眼睛好啊,我可以接送他,就当锻炼身体了”,就这样,张道贵自2015年10月开始,义务接送起了鲁化,风雨无阻。期间有人会调侃他,说天天接送,有没有工资呀,张道贵对于这些根本不理会,“我虽然人老了,快80了,但我精神不老啊,我仅仅是想为鲁老师做点事情。”而且他还表态,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陪伴下去,充当鲁化的“眼睛”,让辖区老人精神有寄托。

新闻推荐

2017庐阳互联网人才培训正式启动

本报讯5月10日上午,由区政府主办,区商旅局承办的2017年互联网人才培训启动仪式暨互联网区域化发展论坛,在合肥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左学和出席启动仪式并参与圆桌讨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直未娶 他是孩子们的“守护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