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频受打击 男子患抑郁十年不出门 忧心忡忡 七旬老母无奈求助本报

来源:合肥晚报 2017-05-09 17:40   https://www.yybnet.net/

“就连对门的人,都不知道我家还有个儿子。”72岁的杨孟欣叹气道。自20年前,风华正茂的儿子失业后,从此一蹶不振,患上了抑郁症。近十年来,儿子更是彻底封闭了自己,只在家里埋头看书,既不出门也不和外人说一句话。

眼看着自己越来越年迈,家里也越来越拮据。一张残疾证,成为了杨孟欣老人最大的期待。艰难困苦中从未求过人的她,开口向本报求助。

男子十年不出门

谈起儿子,杨孟欣总是泪水涟涟。她一直深深自责,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造成了儿子如今的样子。

原来,杨孟欣当年是一名工厂女工,勤奋努力。怀孕7个月的时候,在一次厂里大扫除时,她爬上窗户擦玻璃,不慎摔了下来,第二天就早产生下了儿子杨刚。

刚出生时的杨刚奄奄一息,此后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一直体弱多病。5岁那年,杨刚发高烧。杨孟欣带他去打针。结果烧退了,药物作用却导致杨刚的听力大为减弱。

杨刚喜欢读书看报,喜欢下围棋,喜欢传统文学。21岁那年,他从技校毕业,成为了一名工厂的抄表工。数年后,因为企业经营不善,杨刚失业了。后来又因为找工作屡屡失败,杨刚深受打击,索性将自己关在家里。

原本,杨刚已经有了一个谈婚论嫁的女友。然而,彼时的杨刚却认为自己拖累了女友,并狠心将她赶走。

10年前,杨刚的病情愈发严重,但他从不就医,也不肯吃药。他整天闭着眼睛,挥动着手臂,嘴里念念有词,拒绝任何陌生人上门,更拒绝走出家门。

七旬老母的期待

6年前,杨孟欣的老伴在痛苦与烦闷中去世。从此,每月只有2000元退休金的杨孟欣与儿子相依为命。尽管生活艰难,她却不愿意开口求助。

每天,她为儿子做好一日三餐。晚上,她要起床数遍照看儿子。儿子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看报,她省吃俭用,去书报亭买下过期的书报给儿子,这也成为了她生活中最大的奢侈。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杨孟欣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并患有多种疾病。而一张残疾证,成为了她最大的期待。“有了一张残疾证,他就能享受残疾补助,未来患病治疗也有保障。即使我不在了,他也许还会有个安身之处。”杨孟欣叹息道。

然而,要办理残疾证,就必须本人去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鉴定。因为儿子拒绝走出家门,十多年了,这张残疾证一直迟迟无法办理。

昨日,针对杨孟欣的请求,记者联系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议家属可以联系社区或者辖区派出所民警,一起将病人送到医院来。”

杨孟欣家所在社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他们已经为杨刚办理了低保。此外,他们会尊重杨孟欣的意见,如果杨孟欣需要,他们会联系派出所民警,一起帮助老人将儿子送到医院。

□韩凤云 胡正球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刘晓平

新闻推荐

校园小创客义卖献爱心

5月5日下午,西园新村小学汇林校区举办“小创客,大梦想”红领巾创想秀活动。同学们变身“小创客”,带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学习用具等,在操场上“摆摊促销”,并把义卖筹集的善款捐赠给新疆皮山县的5所贫...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频受打击 男子患抑郁十年不出门 忧心忡忡 七旬老母无奈求助本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