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合肥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上,《合肥市普通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等文件通过审议,合肥将在中小学规划建设标准上与长三角先发城市“等高对接”。市长凌云在会上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合肥市“舍得花钱”!
【等高对接】
学校怎么选址 将不再是难题
在一座城市当中,最好的建筑应该是学校。在制定《合肥市普通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时,相关部门对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在相关标准的设置上,实现与长三角先发城市的等高对接。
“学校选址要符合哪些条件?之前我们一直没有具体规定。”市教育局表示,《导则》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状。按照要求,学校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地段、地形坡度较大的区域、不良地址区、洪水淹没区、各类控制区和保护区以及其他不安全地带。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输油输气管道、通航河道及市政道路等不得穿越校区。
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殡仪馆、太平间、看守所、消防站、垃圾中转站、强电磁辐射源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与各类有害污染源(物流、化学、生物)的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学校教学区与铁路外侧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地面轨道交通外侧距离不应小于80米,与城市主干道或公路路缘线距离不宜小于80米。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学校既不能太大 也不该太小
学校建多大,不是大笔一挥就能决定的,要有严格的标准。在用地标准上,《导则》进行了详细规定。今后,合肥城乡新建学校都要比照执行,也就是说,不论是城区还是乡村,学校在硬件上将一视同仁。
根据学校性质的不同,用地面积也有不同。例如,“完全小学”生均用地面积为14~22平方米。小学的运动场地宜与邻近住宅保留一定的间隔。学校运动场地应设200~300米的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米的直跑道),风雨操场1座。另至少应设2~3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和100~200平方米器械场地。
九年一贯制学校,生均用地面积为16~23平方米。学校运动场地应设300~400米的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米的直跑道),有条件可设置400米标准环形跑道。风雨操场或室内体育馆1座。另至少应设3~5个篮球场、2~3 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和200~270平方米器械场地。
高级中学的生均用地面积,则为22~25平方米。学校运动场地应设400米的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100米的直跑道),室内体育馆1座。另至少应设4~6个篮球场、3~5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1~2个网球场和300~400平方米器械场地。
中小学应配 室内体育馆、体质测试室
中小学校舍由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后勤及生活用房三部分构成,又分为必配用房和选配用房。简单来说,就是新建学校都要做足“规定动作”,符合条件的可以“自选动作”。
在必配用房中,学校要配齐包括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技术教室在内的“专用教室”。还要有包括多功能厅、合班教室、图书室(馆)、学生活动室、舞蹈教室、心理辅导室、德育展览室、体质测试室、室内体育馆的“公共教学用房”。
体质测试室、室内体育馆怎么建?建多大?《导则》都做了明确要求。其中,体质测试室,使用面积42~64平方米,室内应配置体质测试仪器设备。室内体育馆,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按生均使用面积0.5平方米设置,高级中学按生均使用面积0.6平方米设置。使用面积完全小学610~1118平方米,九年一贯制学校900~1200平方米,初级中学900~1400平方米,高级中学1200~1600平方米。室内宜布置标准篮球场一片,学校根据需要可设置乒乓球、健身房等功能用房。并附设管理、更衣、淋浴、厕所等用房。
防护栏杆 不宜低于1.3米
孩子的事丝毫马虎不得,在《导则》的内容上,也是力求细化到极致。比如说,校舍防护栏要建多高?要建多硬?楼梯踏步高度不应超过多少厘米?学校男女厕所怎么设置才科学?这些问题每个都有明确要求。
按照规定,中小学建筑物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阳台等临空部位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牢固、安全,净高度不宜低于1.30米。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不应小于每米1.5千牛顿。
考虑学生课间活动需要,教学楼走道、连廊宽度不小于3.5米,单体室外连廊和楼面变形缝前50厘米处应增设截水沟。楼梯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符合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规定。四层以上的校舍建筑宜设置电梯。楼梯不得采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通风。楼梯的踏步高度小学不应大于15厘米,中学不应大于16厘米,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8厘米。楼梯井净宽度不应大于20厘米。
在男女厕所上,男生按照每20人配置一个蹲位和一个小便斗,女生按每10人配置一个蹲位。厕所内应设地漏和通风排气装置,前室应设地漏、洗手盆和镜台。厕所应采用水冲厕所,并采用节水型设备。
【学前教育】
合肥将新增 幼儿园学位6.9万个
入园难、入园贵,上学问题曾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痛。不过,未来几年,合肥市的学前教育将向前大步走。在通过审议的《合肥市城区2017-2020年学前教育提升计划》中,到2020年将新增学位6.9万个。
市教育局介绍,近年来,合肥市紧紧围绕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在拓展资源、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截至2016年底,全市幼儿园930所,在园幼儿24.8万人。全市公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1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6.3%,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按照《提升计划》,到2020年,城区学前教育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实际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不含看护点幼儿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在园幼儿普惠率达到85%,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5所,新增学位6.9万个。
与此同时,幼儿教师紧缺的现象也将得到改善。合肥市将补足配齐幼儿园专任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配、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专任教师。按照托收150名儿童,至少设一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应当配专职或兼职的卫生保健人员。
【奖补全线升级】
学前教育奖补 追加5500万预算
今年年初,合肥市对学前教育专项奖补资金的财政预算是8500万元。现在,合肥市将追加预算5500万元,今年的专项奖补资金总计达14000万元。那么,新增的5500万元奖补资金怎么用?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今年将提高市区公办幼儿园开园奖补、普惠性民办(含公建民营)幼儿园生均奖补标准,增设“明厨亮灶”信息化工程项目奖补、看护点提升奖补,四项奖补资金合计5500万元。具体来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公办幼儿园装修和设施设备配置成本也不断增大,按照标准化配置公办幼儿园,装修和设施设备配置承办约为40万元/班。因而,今年将公办幼儿园开园奖补标准由原来的“每班10万元”提高到“每班20万元”。同时,普惠性民办(含公建民营)幼儿园生均奖补标准,由原标准500元/生/学期,提高到600元/生/学期。
据市教育局调研,实施“明厨亮灶”信息化工程,平均每所幼儿园约需2.5万元进行施舍设备的购置。对此,今年将对每所园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自2014年起,合肥市对取得办学许可证的A类看护点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为了鼓励看护点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提升品质,2017年增加B类升A类奖补项目。今年,合肥市也将对B类提升至A类的看护点,每所园一次性奖励5万元。
【教育项目建设】
合肥今年将新增193946个学位
教育事业发展接连传来好消息,那么今年的建设任务完成怎么样了?在会议上,市教育局介绍了全市2017年续建和新建教育项目情况。
在2016年度城区建成交付21个中小学、47个幼儿园项目基础上,今年合肥市续建中小学52个、幼儿园49个项目,其中城区中小学40个、幼儿园48个项目,县(市)中小学12个、幼儿园1个项目;新建中小学54个、幼儿园66个项目,其中城区中小学35个、幼儿园51个项目,县(市)中小学19个、幼儿园15个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193946个,其中:中小学学位159566个,幼儿园学位34380个。
按照计划,城区2017年秋季计划交付56个中小学和幼儿园。目前,25个中小学项目主体完工7个,主体施工18个,至2017年9月能够交付项目22个。
■市长表态
合肥发展教育事业要舍得花钱
教育是百年大计,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与长三角先发城市“等高对接”的《导则》,凌云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她也对发展教育事业提出要求,不仅要与长三角先发城市“等高对接”,而且要实现城乡的并肩发展。
“作为学校建设来说,需要有具体的标准。否则,后期容易出现学校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凌云说,合肥市制定出台《导则》,符合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了规定之后,能不能落实到位?这也是凌云最为关心的问题。“假如没有按照标准执行,监管的主体是哪个部门?”凌云要求,各部门要严格责任,把各项规定执行到位,决不能出现视而不见、放任不管的行为。
教育发展,不仅要做到有高品质,更要做到均衡。“《导则》的标准很高,符合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凌云再次强调,在教育事业上,合肥要舍得花钱。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罗敏
新闻推荐
4月25日,合肥市莲花小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被授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当日,在合肥经开区社发局李应天局长的陪同下,校长姚赛明月向验收组全面介绍了书法教育的成绩...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