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江淮大地,处处生机盎然。记者来到陶楼乡,沿路的桃花集中成片,两边的农业园区目不暇接,水果种植合作社、兄弟果园的牌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显眼。近年来陶楼乡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转移、财政兜底等诸多手段,拉开了*的序幕。
村民杜国友家住陶楼乡观美社区,一家四口人,三人智障,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杜国友身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近年来,长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这个家庭逐步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家里劳动力只有我,村里聘我当三线三边保洁员,每月都有六百元收入。八亩地都流转出去了,每亩租金450元,每年3600元",说起扶贫工作给他带来的希望,杜国友的脸上扬起了笑意。市里为他建起了光伏发电系统,一分钱不要掏,发电自产自用,多余的并入电网,由电力部门购买,将钱返还,每年收入约在3000元左右。村里为其评了五保户,去年的的补助金是2600元,今年还要提高。乡里还为他购买了养老保险,每月110元,全年约1320元。“生活不愁了,我现在就想让日子变得更加富裕",杜国友的话里满是希望。
“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来到陶楼,政府为我们流转了近500亩土地,主动完善基础设施,公司响应号召,有义务为老乡的脱贫做些事情",在观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张老板的话满是真诚。据了解,企业就近雇佣村民,尤其对贫困户优先使用,先后雇佣了陶玉修、陶友江等多名因残致贫的乡亲,乡亲们在公司主要从事像除草、修枝、种菜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领取1800元的工资,加班一小时另补10元钱。“让老乡有自己的工作,分享到现代农业的红利,长期工每月1800元,短期工每天60元,这是我们的责任",张老板说。
类似情况的还有石集村。石集村支书朱孝顺说:“村里首先对三无人员进行了重点帮扶",所谓三无人员指的是无劳力、无经济来源、无收入,“对这类情况,我们首先兜底,接着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村里首先对此类人员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目前正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早日并入国家电网。解决贫困户的收入问题才是根本,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这下,村里先后将多名帮扶对象安排进当地农业企业,每月领取固定工资1600余元,据悉,当地村民俞宗秀、张家山等多个困难户,相继被录用。扶智扶贫是*的又一举措,该村现有的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共有4户尚有在校就读学生,其中已有2户与合肥市房产局团委结对子帮扶,定期入户开展助学活动,为帮扶对象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像观美社区与石集村,只是陶楼乡*的缩影。近年来,陶楼乡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直接增加群众租金收入,以“一产三产化"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产业调整,同时做好双包单位工作对接。“这几年我们发展起来了,要让乡亲们共享发展红利,就必须向贫困宣战,国家吹响了*的号角,县里高度重视,改变了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代之以点穴功夫,把他变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陶楼乡党委书记方捷说。
对于精准脱贫,乡里下了大决心,“今年734户1321人必须全部脱贫,要履行脱贫确认签字手续,以此倒逼扶贫工作,党委政府不能在精准脱贫上给自己留余地,政府不给自己留余地,群众的生活才能有余地",副乡长王正高说。
新闻推荐
5月20日上午,在市政府小礼堂举行的合肥市“最美护士、最美计生人"的颁奖典礼上,岗集镇原计生办主任张忠凤被评为合肥市“最美计生人",这也是我县获此殊荣的唯一人选。此次由...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