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一次卖毛香粑,以前都是各家做一点,留着自己家里吃或送些给亲朋好友。没想到产品进入市场这么受欢迎,供不应求呢。两个多小时就有2000多元钱的进账。”4月9日,在百里镇举办的毛香文化节产品展区,松泉村村主任王政权高兴地说。
据了解,毛香粑是该镇群众特别喜欢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食,由山间自然生长的常见草本植物毛香,掺入米粉或面粉制作而成。其口感软香、味鲜色美,还因毛香有镇咳、祛痰等作用而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
“一到农历二三月份,山上的毛香就长出了嫩苗,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摘回家做粑吃。这个习俗是很久前流传下来的,小时候大人做给我们吃,现在自己每年都要做给孩子们吃。可以说,在我们这一带,大人小孩没有不喜欢毛香粑的。那个香味,那个口感,都没得话说。”共和村的村民朱凤萍说起毛香粑,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这样风味独特的美食,能否打入市场,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呢?如何才能让这绿色无公害的毛香走出深山,走上更广阔的舞台,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更大的价值呢?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瞄准这一美食的区域性和这个传统习俗的魅力,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毛香资源,积极弘扬毛香文化,紧密结合*和乡村旅游等重点工作,在发展毛香产业上做起了文章。4月9日举办的首届毛香文化节,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毛香文化节的产品展区,该镇9村1居均设置了展台,展出的毛香系列产品十分丰富,有各种动物造型及不同馅心的毛香粑,有圆溜溜的毛香丸子,有又薄又脆的毛香煎饼,有细长的毛香面……各具特色的产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展区前顾客络绎不绝。“这些产品都是我们自己的创意。以前,只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做给家里人吃。因为有了这次机会,摸索着创新了产品,看来很有成效,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柳青村展区的村民朱卫琼说。
虹桥居委会展区的村民汪承芬正在展示擀面绝活,在他的擀面杖下,一张又大又薄的毛香饼已成型。卷起,再切成细丝,抖散,便是一根根诱人的毛香面。他说,今天主要是来探市场的,看到来询问想购买的人比较多,回去后打算专门制作毛香面对外销售。
而在吴畈村展区,大学生汪岚已经将各色毛香产品上传到了朋友圈,收到不少点赞和关注。她是专程从合肥学校回来,帮妈妈一起推介产品的。“特别喜欢吃,有一种家的味道。放到朋友圈里,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及家乡的美食。”
据该镇党委书记赵学斌介绍,今后将在毛香的培植及毛香产品的开发上下功夫,积极培育相关龙头企业,搭建农村电商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毛香产业,同时通过“产、学、研、宣”相结合孕育新的文化品牌符号,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为群众拓宽脱贫致富路。
(本报记者叶玲玲文/图)
新闻推荐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支持下,在区直各部门的帮助下,方庙街道围绕“单项工作争先,总体工作进位”的工作目标,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区划调整以来社会面的平稳...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