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滨河路游人如织,几步之遥的银屏街已初步落成,显得春意盎然。作为瑶海区重点打造的精品道路,这条融合了合肥文化与历史的特色街居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点赞。记者从该区获悉,“每周一次调度会”是瑶海区2016年项目推进的新节奏、新常态。作为国家首批老工业搬迁改造试点城区,“十三五”伊始,瑶海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主城区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城区”的新定位,牢牢抢抓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这一发展机遇,以“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转型”的思路,对各类项目实施精准调度,以深耕主城的务实姿态,书写着“十三五”的精彩开篇。
以项目领航助推城区转型发展
“产业始终是瑶海发展的最强内生动力”。记者了解到,该区以物联网、都市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转型重要方面,其中,物联网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项目是全市第一个非住宅类建筑产业化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标准化工业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正在组织建筑产业化设计。而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中科国泰智能家居合肥总部基地项目是落户瑶海的又一总部经济项目,将建设数据处理中心、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和行政中心、智能家居产品生产基地,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以建设和运营智能终端研发制造、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培训教育为内容的安徽省第三方支付中心,也代表了瑶海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目前规划工作已近尾声。
作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重要任务之一,旧城改造项目繁多是瑶海基本区情之一。
目前,66个路网项目、37个复建点项目以及约1100亩土地上市工作正以加速度向前推进,已有多宗土地初步具备上市条件。另外,结合省“去产能”改革推进,瑶海正在积极筹备占地达10平方公里的“合肥东部新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工作。
在瑶海,随着重大项目的推进,民生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教育民生是瑶海整个“十三五”的民生亮点,49个总项目,投资概算33亿元。仅2016年,就有22个教育项目实施,其中新建中小学15所,续建7所,目前已有4个项目封顶。
各类项目建设实行“每周一调度”
今年,在保障各类大项目顺利推进方面,瑶海区“每周一次调度会”的新举措、新节奏成为各类项目最“贴身”的保障措施。在2016年第二次调度会上,和平路东延项目施工难题列为调度内容,区住建局提出进展低于序时进度,重点局明确有4.3万方的渣土堆影响施工,属地单位会上立下军令状明确解决问题时间和施工单位,财政部门解决问题,审计部门表示跟进。调度会后一周内,和平路上的“拦路虎”被清运完,施工开始。
记者获悉,瑶海区项目建设每一次调度会均以问题为导向,“只谈问题、谈办法、谈时间节点”,即根据各类项目进展情况,明确包括土地上市、保障房建设、绿化、路网、动迁、教育建设、重大招商项目、市级重要工程等在内的调度主题,由主管部门通报梳理出各个项目存在的问题,相关责任部门共同厘清问题症结,提出解决办法,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解决时限。对于认识不清、进度滞后、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当场提出批评意见,严格要求按时间节点推进项目进度,切实把规划蓝图变成瑶海实景。截至目前,通过每周调度,瑶海区上半年土地上市、绿化三年规划、路网建设、保障房建设、中小学建设等多类事项进展迅速、成效明显。
领导班子成员“包保”项目打响“攻坚战”
除了“执行力第一”的周调度外,针对项目工作,2016年瑶海区还通过机制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新机制来保障项目推进。如确立国土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用地保障问题,修订《瑶海区建设领域“六分开”管理办法》明确主体责任和执行效率,拟定《大建设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项目流程、明确法律依据,另有货币化安置、项目资金管理、征收工作奖征办法等补充完善项目保障体系。
瑶海区委针对项目的扫尾问题,将包括龙岗开发区华凌三期拆迁扫尾在内的全区17个项目列为重点攻坚对象,由常委班子成员实施“包保制”,直接深入到项目一线开展攻坚。班子成员对17个项目打响攻坚战,既振奋了全区上下抓项目的士气,又为项目推进打开了新的局面。
(关堂所 解琛 束芳)
新闻推荐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全区2015年度总结表彰暨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动员大会召开
本报讯 4月11日,全区2015年度总结表彰暨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表彰了2015年度全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企业,全面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