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墩镇兴岭村庙二组,提起范成华人人交口称赞。3年前,她的丈夫彭家中一觉醒来,丧失了语言功能,四肢瘫痪,卧床不起,经专家诊断得了一种名叫闭锁性脑梗死的“怪病",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妻子的范成华,三年来,一边悉心照顾丈夫,一边抚养一双儿女,不离不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与亲情的真谛。
突发“怪病",爱妻不离不弃
11月26日记者在范成华家中看到,老旧的平房,简单的陈设,由于光线差,整个屋内显得阴暗无光。客厅内,在外地读初二的儿子彭跃胜周末刚回家,准备给爸爸喂水,卧室内,范成华正把一百多斤重的丈夫彭家中费力地扶靠起来。“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已经习惯了。"边用勺子喂水,范成华边说,她与爱人都是当地人,经人介绍1996年成的家。在2012年之前,一家四口美满幸福,儿女双全,爱人凭借在部队学的驾驶技术跑起了客运,虽不富裕,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12年初,45岁的彭家中,竟然一夜之间不能说话,四肢瘫痪,卧床起不来了。“得病前几天,就是有点发烧,然后吊了几瓶盐水,感觉也没有异样。"回忆过去,范成华仍心有余悸,可就是这样,一天早上醒来,竟然丧失了语言功能,全身不能动了。面对家中“顶梁柱",轰然倒塌,全家老小掉进了“冰窟窿"。不仅如此,为了治病,短短几月,花完十几年的积蓄。最终确定为脑干闭锁性脑梗死。“治愈可能太低,加之债台高筑,现在只能保守治疗。"面对整天躺在床上的丈夫,范成华也是无可奈何。
就在与记者交谈时,听到妻子说到自己病情,丈夫彭家中在床上哇哇直哭。范大姐说,现在丈夫听力正常,心里明白,思维正常,就是不能说不能动。在床边上,范成华安装了两个吊环,每天坚持让丈夫拉伸胳膊,慢慢恢复身体肌能。“一天三次按摩,保持肌肉弹性,防止长时间卧床身体机能坏死。"喂完水后,范成华开始给丈夫作保健。
记者看到,虽卧床三年多,但彭家中未显瘦弱。“老彭原来当过兵,身高一米八,可壮实了。"村干部彭家庆说,这几年多亏了老大嫂照顾,否则老彭早就不在了。
一双儿女,是彭家的希望
“虽然丈夫不幸得了怪病,但两个孩子却很争气,给我们家带来了希望。"指着墙上孩子的奖状,范成华满是欣慰。女儿彭晓凡今年在北城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优异,每学期都能拿到助学金。“中考时,女儿成绩比录取分数多了50多分。"说到懂事的孩子,范成华内心有了些安慰,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儿子彭跃胜今年在读初二,当年小学升初中,以优异成绩考到了合肥一所名校,因为家中经济困难,只能放弃。“在前不久初二年级数学竞赛中,2800多名学生参考,儿子成绩排名在第八位。"说到儿子,范成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孩子的懂事和孝顺,让范成华也是满心内疚。“最对不起就是孩子。"说到孩子在校的生活,范成华眼圈红了,双眼浸满泪水。她说,现在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可就是这样,每人每月一百块钱生活费都舍不得花,好几年也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了。这几年,也多亏了村里的照顾。“这不,上午杜书记联系的爱心人士,给孩子送来了衣服和学习用具。"指着两件新羽绒服和书包范成华如是说,现在两个孩子就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村里已按相关政策为她家办理了低保、残疾救助。"团县委选派第一书记杜峰表示,下一步会加大帮扶力度,明年范大姐女儿考上大学后,准备帮其申请“希望工程"救助,确保孩子完成学业。
就在采访快要结束之时,范成华74岁的公公彭国波和72岁的婆婆李广凤干活回来了。“虽然我儿子不幸得了重病,但他有幸娶了一个好媳妇,是我们全家的福气啊!"李广凤逢人就称赞儿媳妇的好,她不仅伺候好我儿子,还把孙子孙女教育得呱呱叫。
“有他在,就有一个完整的家。" 44岁的范成华虽日夜操劳略显苍老,但有丈夫陪伴着全家人,她很欣慰,“每次周末儿女回到家,孩子们有声老爸喊,我就满足了"。
(杜刚)
新闻推荐
徐桥社区位于双凤开发区西南部,既有典型农村的“影子",也有现代化城市的“面子"。如何服务好居民,社区一班人动了不少“脑筋"。在徐桥社区十八河村民组位于社区西...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