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曾经位于合肥东郊的“安徽第一村”隆岗村,老合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3年,伴随着隆岗村集体资产进行改制,“安徽第一村”实现了华丽转身,逐步进入城市化管理轨道,不仅居住环境实现了绿化、硬化、美化,隆岗人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力更生,打拼出人生的又一片天地。
路修好了,生意好做多了
“隆岗路没修之前,一到下雨天就开始积水,雨下大时,水都积到了小腿肚,自从去年开始对这条道路进行改扩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后,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马路,路面更加宽敞,行人和车辆也好走多了。”唐帮群在隆岗村经营着一家超市,如今路修好了,人气也跟着旺了起来,生意变得好做多了。
今年暑假,随着隆岗村社区内各大支路网雨污水分流工程的完工,隆岗路、隆岗支路、滨河路实现了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同时路两边的绿化也得到了提升,一盏盏崭新的路灯拔地而起,发出温暖的光亮,不仅点亮了隆岗村的夜晚,也更加方便了群众的出行。除了畅通路面 “毛细血管”,隆岗村内的老旧小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也相继完工。
扶持三产,创业队伍壮大了
上世纪90年代,隆岗村凭借区位优势,筑巢引凤,发展村级工业园,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近年来,为积极顺应形势发展,进一步盘活园区现有资源,隆岗村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工作思路,引进了安徽乐活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隆岗不夜城项目,实现了从工业老旧厂房到特色商业街区的巨大转变。同时社区还开辟一条再就业“美食街”,不少隆岗人开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今年32岁的瞿顶斌在隆岗村经营着一家婚庆公司,起初,他和父母在自家一间十平方米不到的门面内做着婚车租赁的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瞿顶斌开起了婚庆公司,如今公司团队已发展到50余人,总资产达到500多万元,“社区积极扶持三产发展,给出了很多利好政策,于是趁着这个契机,我们把公司经营壮大起来。”韩立义夫妻俩本是村里的下岗职工,在社区扶持创业潮的利好政策下,韩立义便和丈夫开起了一家小餐馆,现在经营得红红火火。
文化惠民,居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
一有大片上映,张宏洲就会带着女友去隆岗村的圣马国际影城看电影,和市区的各大影城相比,隆岗村的这座影城在硬件设施上毫不逊色。
如今在隆岗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除了招商引资进来的圣马国际影城,从2008年开始,社区就开始扶持群众文化活动,相继在社区群众中成立了空竹队、旱船队、腰鼓队、舞蹈队等数十支文艺队伍,把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居民集中在一起,给他们提供一个活动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群众文化由自发走向自觉。腰鼓队的队长钱万荣告诉记者,除了助阵各类公益演出,队员们还经常受邀去各地演出,业余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现在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多了起来,不仅推动普及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让大家感到很有成就感。”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王慧 解琛 束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在当涂路社区法治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微课堂”吸引了20多位居民认真听讲。耄耋老人吴成宗以一个老党员的视角向大家生动地解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同居民们...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