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
“十一五”时期是合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第一个5年。5年间,合肥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翻了两番,超越了4个省会城市,跻身省会城市第13位;完成工业投资突破282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1倍;工业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
5年的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为“十二五”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归结为一点,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勇走新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双轮驱动”中努力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解放思想中扩大有效投入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出结构,这是结构调整的重要规律。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关键在投资,合肥始终坚持“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的理念,把项目工作作为工业经济中心工作扭住不放。
投入不足是合肥工业长期不大不强的重要原因。“十五”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不足9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18%。“十一五”期间,全市继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把握产业转移内在规律,持续创新承接转移方式方法,构建政策体系,提供制度保障,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扩大总量,先后引进了美的、长虹、马钢、华润、中盐、兵装集团等一批大企业,为“冬眠”低效的资产注入了新动力;引进了京东方、鑫昊PDP、法液空、熔安动力、赛维LDK、彩虹液晶玻璃、大陆轮胎、格力电器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使合肥成为投资“洼地”;引进了2000多个工业项目,净增14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力地支撑着合肥工业的跨越发展。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转型发展
对合肥而言,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把“工业立市”与“生态立市”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有机统一起来。
由于历史原因,合肥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不足,只有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做到“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政策向工业倾斜”,才能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但工业跨越式发展,形态上是时间的跨越、发展阶段的跨越,本质上是内涵式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联结起来,不仅需要精神上的“新政”,而且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老兵不老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