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镇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一块一块农田种满瓜果蔬菜、经济果林;农民住上楼房,享受保障,成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10月16日,在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举行的 “千人大会”上,该镇党委书记李飞向群众如此形象地描述了美好的未来。围绕这一目标,该镇正全省率先试行 “双置换”政策,试点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
城郊发展逼出“双置换”
南岗镇地处合肥近郊,面积36平方公里,农用地约3万亩,以发展水稻、油菜、小麦等传统农业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自进城打工。而合肥市也早有规定,城郊结合部要在2011-2012年全面退出传统农业,这使得南岗镇农业区的转型迫在眉睫。
去年,合肥市提出“双置换”政策,南岗镇则是全市唯一试点地区。 “双置换”,即指“以农民宅基地和住房换取城市住房,以农民土地经营权换取保障。 ”该镇党政办副主任陈明介绍说,“双置换”在省内还没有模式可资借鉴,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双置换”政策接近于工业园区拆迁政策。如农民交出宅基地和住房,进城后享受每人45平方米的城市住房,另外每户补偿一些钱,并为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办理低保等;同时,土地流转后,农户每亩农田每年补助550元,这一价格将随着稻价增加而增加。土地流转的承包期至土地二轮承包期结束之时止,即2025年。
耕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
李飞告诉记者,该镇将在全省首创新型土地流转形式,把村民手中所有耕地流转给村集体,再由镇里牵头,做统一规划。区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补助土地流转租金。土地流转的首要条件是农民同意。目前,该镇3万亩农用地已完成1万余亩的流转,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作量。
耕地集中起来后,将如何重新经营?李飞解释说,镇里的目标是从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发展旅游业与休闲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岗地种植苗木花卉、经济果林,耕地发展瓜果蔬菜。确定农业布局后,该镇以工业理念招商引资,吸引农业大户。目前已有两家水稻研究所落户该镇。
农民有人欢喜有人愁
尽管“双置换”刚刚起步,但村民的生活已悄然发生变化。 10月20日,在一家水稻研究所院内,鸡鸣村上牌坊组村民吴金发正忙着晒谷。老吴以前在家种田,农闲时打打短工,去年,他家5亩农田陆续实现了流转,闲下来的老吴进了水稻研究所负责日常管理,每月工资1000元,成了地道的上班族。老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亩田一年有3000元租金收益,和自己种田收益差不多,但他本人从农活中解脱出来,收入增加不少。
不过,采访中也有不少农民有所担忧。记者发现,大家普遍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政策能不能持续?如果流转两三年又把土地还回来怎么办?二是今后涉及到征地、拆迁等问题如何解决?对此,李飞在“千人大会”上表示,政策一定会延续下去。另外,土地流转的只是经营权,不是承包权,土地仍归农民所有,如果遇到征地拆迁等,土地将还回老百姓。
对于南岗镇这一“吃螃蟹”之举,本报将继续关注。
(张玉芳刘贝贝李正珊)
新闻推荐
11月15日,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公司和安徽天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猪圆环病毒疫苗成功上市发布会在合肥举行。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刘长明详细阐述了猪...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