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简介:
因为被集资诈骗的案犯发展为“下线”,合肥某机关退休女职工丁某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不特定的对象非法吸收存款35万余元。案件移送至合肥市检察院后,被害人多次向检察官反映,希望追回自己的损失,便不追究丁某的刑责。
根据法律,结合实情,合肥市检察院创造性地为丁某设定一考察期限,考察丁某认罪态度以及弥补被害人损失情况,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结果,丁某不仅悔罪态度好,还力所能及地赔付了被害人损失,合肥市检察院遂决定不起诉。 4月7日,本报头版头条以《罪与罚边缘的能动司法》为题,对合肥市检察院的首创进行了强势报道。
专家评价:
澳门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专家、助理教授邱庭彪:在澳门,检察官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可以向法庭建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两年的教育考察。如果法庭允许,犯罪嫌疑人经过考察,认罪态度较好,检察官可以终结侦查。合肥市检察院的做法虽与澳门有所不同,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教育改造犯罪嫌疑人,这种做法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律协副会长姜俊禄: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矛盾,刑罚只是解决矛盾的其中一种方式,如果刑罚不能实现化解矛盾,可以考虑其他方式。合肥市检察院通过创设性的适用法律,既化解了社会矛盾,弥补了被害人损失,又教育改造了罪犯,值得学习和借鉴。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林峰:美国有一项制度叫诉辩交易,即检察官可以通过减轻指控,或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量刑建议,换取被告人的有罪供述。这项制度后被英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移植引进。合肥的做法有诉辩交易的味道,是在与国际接轨。
·本报记者许忠德·
新闻推荐
47000人平安出入奥体中心合肥警方圆满完成“四体会”开幕式安全保卫任务
合肥警方圆满完成“四体会”开幕式安全保卫任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