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常河
3月1日下午3时,走下舷梯,北京的天空里飘着细微的小雪,零下3度的气温,抹不去在皖全国政协委员们脸上洋溢的兴奋,他们立即奔赴驻地——他们要赶在会前,整理提案,以便及时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就在合肥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他们还在围绕提案、围绕如何在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为安徽发展献计献策进行过热烈的讨论……
机遇与行动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科技部等六部门批复同意安徽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被列入试点工作重要内容,安徽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批准的第一批试点省。这对6700万安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此之前,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加快融入泛长三角、加快崛起。一时间,潮涌江淮,凤鸣皖江,安徽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侯露委员难以抑制的喜悦溢于言表,一向快人快语的她说,“在促进安徽崛起的进程中,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非常及时”,这极大地鼓舞着安徽的文化界人士,她表示相信,安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
侯露说,这次会上,她将和国内其他同行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交流,希望能为安徽文化的发展尽智出力。
来自科研机构的万宝年委员也被安徽省被列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试点省的喜讯激动着,在飞机上,他一直在和坐在旁边的吴春梅委员就高校和科研单位如何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科技创新试点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交谈着:“如果这两点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改变安徽发展方式,加速安徽崛起的非常重大的机遇”。
“你们‘科学岛\’不是已经行动起来了吗? ”邻座的李和平委员插话道。
“什么都瞒不过你这个教育厅副厅长”,万宝年含笑点头。他告诉记者,中科院驻肥单位目前正在制定有关规划,为安徽这两件大事做出贡献。 “尽管我们是中央直属单位,但我们工作生活在安徽,安徽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我们密切相关”,他说,“如果我们错失了这样的机遇,就对不起安徽人民”。
有着同样感受的安徽大学副校长吴春梅表示,作为“211工程”之一的安徽大学,更应该主动积极地为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这是她本次大会关注的题目,也是她今后工作的方向。
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洒进舱内,机舱内春意融融,委员们的脸上被映射得异常容光焕发,此刻,他们刚一离开合肥,心就飞到了“最高议政台”。
渴望和心愿
零下3度的气温,比同时的合肥低了好多,但刘荣玉委员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在全国医疗卫生改革16个试点中,安徽占有两个”,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每次医卫界委员的讨论,气氛都非常热烈,也往往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毕竟,这是关系到每个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
问及她对本次大会的关注,她说,作为医卫界的委员,如何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谋划策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徽人一向敢为人先,安徽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过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在这次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以便让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
民生和发展,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在皖全国政协委员们最大的渴望。
来自教育界的委员邵国培说,2010年将是中国教育界不平凡的一年,中央将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还将制定教育中长期规划,“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作为政协委员,我更感到责任重大”,他表示,将深入就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真实地反映民意。
如果说对发展的渴望是每个安徽人和政协委员共同的心愿,那么,这背后蕴含的,是对江淮大地无尽的深情和绵绵不绝的厚爱。
就业作为民生工程最大的一环,是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张自立委员最为关注的。此次会上,他将提交的12份提案和发言中有关农业的占了一大半,农民工就业是他最萦怀的。 “从农民工就业难到新近出现的‘民工荒\’,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发展速度在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应该加大立法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这不仅仅是帮助农民工讨薪能够解决的,必须有一系列法律,才能保障农民工利益”。
一个月前,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几乎所有的委员都在提案和大会发言中表露了这样的渴望,从皖江城市带、融入泛长三角,到科技创新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从加快皖北及沿淮发展、省会经济圈,到文化强省、民生工程,那些热得发烫的字里行间,共同合奏出的,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最强音。
新闻推荐
在皖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侧记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