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店乡,有一所小学距离乡政府所在地十多公里,距离代集公交车站也有三四公里,交通十分不便。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有个人,在这里坚守了20多年。他就是梁埝小学校长杜玉好。
——学生们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杜玉好是左店乡梁埝村人。1990年从长丰师范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梁曹小学任教。1993年,由于梁埝小学地处偏远,生源多,教师少,教学条件差,他被调到梁埝小学任教。
由于工作出色,2006年,杜玉好被任命为梁埝小学校长。由于妻子没有工作,父母年迈,面对繁重的家庭负担,妻子决定带着孩子去合肥打工。“那是2006年9月12日的下午,天气闷热,我背着行李,妻子拉着年幼的孩子,一家三口从梁埝小学一直走了六七里地赶到代集车站。我和妻子一路沉默,心里都不好受。"杜玉好说,“我把妻儿送上车,回到放学后空无一人的学校,无力地躺在床上,想到今后将一个人面对这样孤单的生活,有种说不出的沮丧和伤感。直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听到孩子们到校的声音,我顿时又振奋起来。浑身又有了劲。学生们成了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记者看到杜玉好住在学校教学楼上的仪器室内,里面只有一张单人床,连空调都没有。不知道这样简陋的环境怎样打发他孤独的生活。
杜玉好说:“白天要上课,处理学校的一些琐事,很快就过去了,可是一到晚上,那种孤独和寂寞就会悄然而至,每当这时,我就尽量让自己去想工作中的事,把学校的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上几遍,这样,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多年来,杜玉好从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而耽误学生一天课,从没有影响学校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杜玉好先后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在乡中心校举行的质量检测中,学校获得4个单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校为家乐助人
“他参加工作以来,从一般老师到校长,为家乡教育付出了很多心血。"左店中心校总辅导员王成江说。
2010年修建高铁时,梁埝小学要拆迁,迁移,重建。老校拆迁时,他整个假期都在学校里,自己开着手扶拖拉机把学校所有的办公用品都搬放到自己家里保管,连住的地方都占用上了,他只好借住在村卫生室的一个储藏室里。妻子回家看到后嗔怪地说:“我看你不像是教书匠,倒像是泥瓦匠。"
“他这个人心实诚。90届的长丰师范毕业生还是很吃香的,可以留在中学,但他却选择了家乡小学,扎根坚守。而且一干就是这么多年。"左店乡中心校副校长王少成说。
杜玉好不仅爱校如家,对待教师也像对待亲人一样。2013年,老教师余传世的妻子身患癌症,需要钱做手术,又不好意思找同事借。杜玉好了解情况后,召集全校7位教师向余老师献爱心。大家你三千,我五千,半天就凑了几万元,帮余老师解决了燃眉之急。
今年开学,学校分来了两位年轻教师,看到他们什么也没带,杜玉好就亲自开着电动三轮车,带着他们去代集街上购买生活用品。
“对待老师,要有人情味,实行人性化管理,你对他好,他才会好好干工作。"杜玉好说。
——善行义举受人赞
“杜校长平易近人,爱校如家。假期经常在学校值班。"今年54岁的梁埝村村民王少周说,“今年7月份下大雨,起大水,把学生上学时必须经过的一座桥淹没了,杜校长就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守在桥边,把十几个孩子背过来背出去。水淹到他腰部,衣服都湿透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我们周围的老百姓看到后都很受感动,都在夸他。"
今年48岁的村民吴华美也告诉记者,“我们住在附近,杜校长的一言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她说,“凤凰村有几个孩子顽皮,不爱学习,杜校长就在每天放学后,把他们留下来,给他们补课,很快这几个孩子慢慢变得爱学习了,成绩也上去了。"
杜玉好坚守乡村教学,为乡邻所称道,为世人所颂扬。他就像校园中的那面旗帜一样,在风中飘扬着别样的风彩。
·杨慧 梁忠·
新闻推荐
合肥伊利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伊利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1月在造甲乡宋岗村、陈刘建设了奶牛牧场养殖基地,该公司从国外引进优质奶牛和世界先进的饲养和挤奶设备,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饲养方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