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江淮年韵话愿景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2-12 15:17   https://www.yybnet.net/

猴年创业 好“戏”连台

任诗芹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伴着春日阳光,记者们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创新创业者的新年愿景。

“要做就做‘良心\’食品。 ”2015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的阜阳小伙汤平,未来要继续保持食品的本色,确保百姓吃得放心。还有20出头的白领王娟和已注册甲鱼品牌的何传书,他们虽然从事着辛苦的养殖业,但他们一样信心满满:“不仅要自己富起来,还要让众乡邻发家致富。 ”更有倾尽家产为“大爱”的樊传根,把做公益作为最有价值的事业,再苦再累也要让老人老有所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江淮大地,春潮涌动。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民群众正以空前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为社会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呈现出一幅壮丽的新画卷。

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一起带着美好的愿景,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就像从2005年一家网店开到2015年5家网店的残疾青年储辉一样:相信只要努力,猴年一定好“戏”连台。

将“大爱”事业进行到底

■ 本报记者 许根宏 本报通讯员 杨慧

春节前几日每天凌晨4点半,樊传根便踩着冰冻和积雪,骑上电动三轮车出门采购年货了。他采购的新鲜蔬菜、鸡、鸭、鱼、肉等都是老年公寓老人们的最爱。 13年来,樊传根和妻子倾尽家产,从百万富翁到欠债60多万元,先后收养了失能、失智高龄老人达700多人次。去年,他们的老年公寓被评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樊传根也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授予“敬老工程杯”模范院长荣誉称号。

2003年初,樊传根在从事客运经营时,经常看到一些失能、失智老人在公路上溜达,十分危险,特别是想到自己的母亲生病无人照料,便萌生了开办老年公寓的想法,并得到妻子闫兴平的大力支持。樊传根卖掉了客运车辆,妻子也辞去工作,夫妻双双前往江浙等地学习,随后还乡租了12间民房,建起了长丰县首家老年公寓。

创业初期,老年公寓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半年无人问津。2003年底,老年公寓迎来了第一对老人王福华和老伴耿学品。两位老人分别患有中风和重度心脏病,生活难以自理,还常常为一点小事吵嘴。樊传根夫妻整日守候在二老身边,喂饭喂水、端屎倒尿、洗衣洗澡,并经常帮他们老两口调解矛盾。精心的护理使得二老不仅生活能自理了,感情也融洽了。今年春节,子女想接老人回家过年,81岁的王福华老人说:“樊院长两口子比你们想得还周到,我就在这里过年了。 ”

如今,在长寿老年公寓,大伙提到樊传根,都说他有着菩萨心肠。有人给樊传根算了一笔账,13年艰苦创业,不仅收入少了百余万元,他还为家庭困难老人减免入住费40余万元,背上了债。但樊传根认为,这才是他最有价值的事业所在。

“我相信已经赶上了国家好政策。 ”憧憬未来,年近花甲的樊传根告诉记者,再苦再累也要将“大爱”事业进行到底,让更多的老人能老有所养。

要做就做“良心”食品

■ 本报记者 安耀武本报通讯员 方苗苗 叶陆苗

大红枣、红彩头,一斤一个的大年馍销量节节攀升,很难想象打造这款传统年馍的是一名85后的阜阳小伙子。春节前夕,记者见到汤平时,这位年轻的厂长,正与工人们一起将年馍分装成箱。

“最近太忙了,像这样的年馍一天就能卖一千多箱,这几天工人都是24小时两班倒。 ”汤平言语不多,沉稳之中透着干练。这几年他凭着勤劳、用心、不怕吃苦的精神,事业也像年馍一样“蒸蒸日上”。

19岁,当同龄的孩子还在上学的时候,汤平已经背着行囊南下打工了。在陌生的城市,汤平睡过车站、公园,后来终于在一家食品厂找到了工作。正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从事食品加工打下了基础。汤平很快掌握了食品加工的一系列流程技术,并于2010年回到家乡从一个小作坊起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2013年的时候,我们在颍泉工业园建了一个食品厂,产品线也丰富了,从最初的白吉馍,增加到窝窝头、小刀切、蛋奶饼、早餐饼、还有粮颂手工馒头。 ”2015年的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产品销售到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阜阳有着丰富的粮食资源,汤平的企业原料全部取自当地,就地转化,仅面粉一项一年就要消耗1800吨。目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汤平在微商城、天猫商城都开了店铺,所有产品在2015年年底正式上线,眼下,仅“红枣年馍”一小时内就接到了一百多笔订单。

汤平告诉记者,自己做的是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的情况下,保持原有食品的本色,让食品回归自然。 “我要做就做‘良心\’食品,2016年准备再研发两到三个精品,丰富老百姓的主食生活。 ”面对未来汤平自信地说。

打出特色养殖品牌

■ 本报记者 丰静

春节期间,怀远县白莲坡镇黄淮甲鱼良种繁育公司内,公司负责人何传书正组织村民包装刚从池塘里捞出来的两三斤重的甲鱼,忙得热火朝天。“春节期间是甲鱼的销售旺季,一个星期的销售量可达七八千单,是平日里的好几倍。 ”这个“80后”的创业青年如数家珍地介绍,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何传书的父亲1995年便开始养殖甲鱼,他深知养殖的辛苦,并不愿意子承父业,一直支持儿子在上海做服装生意。可2010年,何传书发现上海的仿野生甲鱼竟然卖到了100多元1斤,而父亲的温室甲鱼每斤只能卖到30多元。何传书决定带着多年的积蓄300多万元另起炉灶,回乡创业,发展仿野生甲鱼产业。

在怀远县水产局的牵头下,何传书用了3年,与水产科研院所、水产技术推广等部门开展甲鱼产业重点技术攻关合作,培养出仿野生状态下的富有机硒中华鳖。其中,“富有机硒中华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还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省内领先、国内先进。

去年10月,何传书注册的品牌甲鱼拥抱互联网,在销售平台邮乐农品网上,不到3个月销售8000余只,销售总额近百万元。今年1月23日,何传书承办了怀远县第一届甲鱼节,并在邮乐网上同步举行,一个星期的时间销售了1万多单。 “这比春节旺季的销售量还要大。 ”

如今,何传书的富硒甲鱼年销售额已达两三千万元。“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稻田养殖技术,让周边农民一边种植富硒大米,一边养殖富硒甲鱼。未来,我们将走“公司+农户”形式,创立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何传书信心满满地说。

日子好起来,不忘众乡邻

■ 本报通讯员 钱良好本报记者 柳 文

2月4日,伴着春日暖暖的阳光,记者来到位于庐江县柯坦镇葛庙村的万源特种豪猪养殖场。

一个20岁刚出头、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乐呵呵地迎上前来,自我介绍道:“我叫王娟,是这里的场主。 ”步入养殖基地,记者看到这儿干净整洁,豪猪宝宝个个精神饱满,在偌大的养殖场里奔跑撒欢。

“豪猪个头小,是一种野生珍稀种类,经人工饲养驯化后,可家庭自繁自育。 ”王娟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豪猪全身都是宝,春节期间豪猪行情特别好。 “近一个月来,我们已经出售了1000多头成年豪猪。 ”王娟说。

2011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设计专业的她,原本在城里是个白领,有着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 “大学期间,就对特种养殖感兴趣,还曾多次到全国各地野生驯化特种养殖场参观考察。 ”王娟告诉记者,她一直有干一番事业的梦想,现在国家提倡创新创业,激发了她创业的斗志,于是果断辞去城里工作,说服父母支持自己,返乡搞特种养殖。

最终,她在葛庙村选中了一处远离村庄的废弃企业场房,签订了10年承租协议,投资300多万元兴建起养殖场。一年过去,她的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可年出栏成年豪猪3000多头,年利润40余万元。

“今年,我打算吸收村民们加入专业合作社,带动大伙一起发家致富。 ”谈起新年打算,王娟充满信心。

身残不自弃,网店一定“有戏”

■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徐进群

2月2日晚上六点多,大山深处的岳西县爆竹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忙着祭祖、祭灶过小年。在天堂镇城南社区一户人家餐厅里,人们正高兴地围着桌子吃着年夜饭。只有一位残疾小伙子一边吃饭,一边还要抽空扶着沙发靠背蹒跚来到三四米外客厅一角查看电脑屏幕上的新留言。在他的电脑上,三种即时通讯工具的铃声不断响起。他就是开网店的储辉。

“2015年销售额200多万,除了成本,纯利润有5万元。 ”储辉一边说一边伸出一只手比划着。

1982年出生的储辉,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留下脑瘫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上过一天学。为了给储辉治病,家里债台高筑,父亲又突发脑溢血去世。母亲带着他和弟弟艰难度日。 2005年底,储辉在电视上看到网络销售的介绍后,决定开一家网店。那时,对于地处大山深处的岳西来说,电商还是一个空白。十年间,储辉获利百万元,不仅实现了自立,还为全家摘掉了低保帽子。 2015年,储辉又把一家网店拓展到现在的五家,形成相互补充的网店群。

已经晚上7点多,储辉的QQ上还在跳出一条条顾客咨询信息,储辉停止了与记者的交流,用不太灵活的双手认真地回复着。

“现在网上销售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销售模式,必须转型升级。今年春节,我还想丰富一下电子商务知识,认真谋划一下未来的发展思路。 ”储辉说,新年里还想加强与本土服装生产企业的合作,让自己的网店群成为本地服装行业的营销门户。

“我相信,只要努力,网店一定‘有戏\’! ”储辉一边说一边认真地比划着自己新年的梦想。

用玉石雕琢创业梦想

■ 本报记者 贾克帅

春节前夕,马鞍山玉雕爱好者段亚军和师父丁德志格外忙碌,这是他们创业以来的第一个春节。短短几个月,他们的玉雕作品已经销往上海、南京、湖北、广东等地,一笔笔订单已经排到3月份。

段亚军是位“80后”小伙,自幼喜爱美术。几年前,他认识了现在的师父、玉雕艺术家丁德志,从此痴迷于玉雕。去年10月份,他毅然辞去工作,和师父一起开起了玉雕工艺品店。走进他们名为“文心雕龙”的玉雕工作室,店面不大,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玉雕作品在灯光下显得精美绝伦。 “这些作品采用的都是马鞍山当地产的绿松石。 ”丁德志介绍,绿松石是铁矿石的伴生矿,马鞍山是全国主要产地之一。广阔的市场前景激励了师徒俩创业的信心。

在他们工作室的众多作品之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几件被称为“斗战胜佛”的玉雕。“其实就是各种造型的玉雕猴子。”段亚军最喜欢创作的题材就是猴子,“雕刻猴子有一定难度,一件看似普通的作品需要一个星期。 ”猴年来临之际,师徒俩几个月前就开始加班加点赶制了一批“斗战胜佛”,如今已经卖得所剩无几。

“喜欢雕玉猴,因为孙猴子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而自己的创业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 ”段亚军告诉记者,创业一直是他的梦想,但是并非一帆风顺。创业之初,段亚军申请到了马鞍山团市委10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但由于玉雕行业工艺要求很高,团队组建成了最大的烦恼。幸好师徒俩都技术过硬,边创作边摸索。他们表示,以往本地的原料都是卖到外地加工,他们希望在新的一年,培养出一批雕刻能手,打响自己的特色品牌,将家乡的好东西推广出去。 “如今我们已经开通了微店,希望我们的愿景能在新的一年实现。 ”段亚军说。

2月4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孙集村,“80后”青年闫国强在自己创办的养殖场里为山鸡喂食。在他的养殖场里,有1000余只孔雀和10000余只山鸡,新的一年,他将做足孔雀文章。 本报通讯员 刘勤利 王金海 摄

近日,赵宇和员工研讨通过网络销售“博望制造”。赵宇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马鞍山市博望区,创办了一家网络信息科技公司,致力于“互联网+博望制造”,目前已有50家小微企业加盟,取得较好成效。

特约摄影 王文生

新闻推荐

·财经调查·进城购房农民贷款不再难

■ 本报记者 冯珉工作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提交贷款收入证明难上加难,现实中,进城务工的农民贷款购房面临重重关卡。今年1月28日,为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购房、改善新市民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加...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开学先上安全课2016-02-26 15:11
猜你喜欢:
评论:(新春走基层·江淮年韵话愿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