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弘扬爱岗奉献精神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授予刘霞等10位同志“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光荣称号暨通报表扬孙俊铭等43位候选人的决定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2-24 18:1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关于授予刘霞等10位同志“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光荣称号暨通报表扬孙俊铭等43位候选人的决定

长期以来,安徽省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情系“三农”,爱岗敬业,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努力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为安徽省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先进,省农委、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组织开展“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和省级评选公示,决定授予王志信等10位同志“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光荣称号;对孙俊铭等43位“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候选人通报表扬。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促进安徽省农技推广事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再立新功。全省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勇于奉献的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总工会

2014年11月12日

刘霞——合肥市肥东县店埠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

25年前,刘霞从巢湖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毕业后,怀揣“学农的只有在农村才有用武之地”的理想,放弃跳出农门的机会,扎根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 2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成为农民身边的“贴心人”,农民亲切地称她为“刘大姐”。

1989年,20岁的刘霞从农校毕业,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农村工作,被分配到边远的白龙区农技站工作。后来,她从白龙区调到三十埠乡工作,该乡撤并,她因工作出色,被调往店埠区农技站工作。期间,多位领导和同事劝她转行到行政工作,她均婉言谢绝。

多年来,刘霞始终围绕农业节本和农民增收工作,年推广新技术12项以上,引进新品种24个以上,并多次主持参与各类试验示范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工作。她用了五年半的业余时间,先后参加了安徽农业大学农学大专班和本科班进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过去农技站里搞农资服务,经营农药化肥,刘霞常常和男同志一道送货下乡,肩扛重达百斤一包的化肥,直接送到农民家中。为确保试验示范数字的真实性,刘霞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观察庄稼长势,记载相关数据。从年头到年尾,周而复始,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使得原本白皙的皮肤变黑了,嫩滑纤细的双手长满了老茧。

刘霞把农民当“亲人”,把同事当“兄弟”。2011年,店埠区域站作为肥东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单位,她自荐继续当站长,全身心投入到创建区域站的建设中。改革后,刘霞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带头下基层,到服务乡镇开展实地调研,落实科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每天安排技术人员开展坐诊,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在全市率先建成农技推广区域站,发挥出较大的示范引导作用。

工作中的坚忍不拔给刘霞带来诸多荣誉。 2010年,获得农业部 “丰收计划二等奖”,2010年-2013年,被合肥市政府授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并先后被合肥市农委、市植保站、肥东县农委、县妇联等单位授予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等荣誉称号。

李树品——五河县小溪镇农技推广站

李树品是五河县小溪镇农技推广站站长、农艺师。自1981年从宿县农校毕业后,一头扎进农村,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路走来,他始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从2005年起,在五河县“小麦科技入户”工程、“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中,担任小溪镇科技入户项目的技术指导员,在近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坚持实干精神,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农业知识更新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成为了农民认可、满意的技术员。

作为一位基层农技工作者,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自己神圣职责,把“科技入户”工程,当作组织提供给他一个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把它当作检验自己政治上是否合格,能力上是否胜任的一次次考验。

长期以来,他凭借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争取县乡党委政府及县农委的支持,健全农技服务网络,牵头组建以农技、农机等部门负责人和科技特派员为成员的科技110服务队;根据农事活动特点和农民要求,定期邀请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给农民群众讲课,编印科技资料;主动联系镇文化站,以镇农民技术文化学校为平台,免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每年无偿开展各种形式培训都在20期以上,平均每天接受各种咨询服务都在10次以上。

在注重科技服务和培训的同时,还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在五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后,他积极主动协调组织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土肥站,对全镇15个村800多个样本点的土壤进行采集分析,充分掌握不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建立病虫测报基点,牵头组建植保服务队,对水稻等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确保水稻病虫防治损失控制在3%以下。

王志信——枞阳县会宫镇农技站

枞阳县会宫镇农技站站长王志信,25年扎根农村,推广农技,身残志坚,真情服务“三农”,用辛勤付出换来了当地农业长期丰产丰收。 ”

1989年安庆农校毕业后,王志信被分配到枞阳县最艰苦僻远的杨湾乡农技站,每到开春时节,他每天都要骑车、行走50多华里,将全乡各村民组逐一跑遍。因工作出色,1997年3月他调任枞阳县会宫镇农技站站长,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的农技站站长。

2006年8月16日一大早,王志信和同事在会宫街进行农技咨询服务时,忘我工作,突然滑倒不能动弹。经诊断为股骨颈骨折,需手术治疗。在病床上躺了半年多,翻身都很困难,但他挂念着田里的庄稼。稍好后,就拄拐到田间地头、圩口。 2007年春,因工作经常劳累,伤处长期供血不足,造成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不能走路,他不得不再一次暂时告别心爱的农技推广事业,赴上海手术,手术虽很成功,但从此造成左腿比右腿短,走路有点跛,更不能走远路。

王志信在服务“三农”一线致残,按说可以转岗或上调,但他从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调动请求,仍然坚持一线推广。别人劝他多为自己着想,他却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乡亲们多种粮、种好粮。在他们需要技术的时候,能够帮一把、出点力。 ”

扎根基层农技站25年,王志信付出了无数心血和精力,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当地农业生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每年均建立培养科技示范户30个,辐射600户。进村入户210多天、咨询达2.5万多人次。全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应用面积达95%,双季稻优良品种推广使原来的亩产不足600公斤猛增到900多公斤,帮大户引进太湖糯原种近万亩,油菜、棉花新品种更换率达100%,累计为全镇创经济效益3500多万元。王志信也多次被市、县授予科技进步奖和先进个人等称号。对此,他深情地表示,“干了一辈子农技,与这片土地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只要大家还信任和需要我,我就要做一头农技战线上永不停歇的‘老黄牛\’”。

曹军——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

曹军系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阜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市科技拔尖人才、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项目首席专家、专家组长等工作。参加工作35年来,曹军同志始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一心为农,实在做事,为太和县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2010年以来,获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市科技突出贡献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省政府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个人,国家统计局先进个人,省科技厅粮丰工程先进工作者两次,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小麦高产攻关先进个人及市县荣誉奖16项,发表论文6篇。

曹军曾先后在太和县关集区农技站、县农技推广中心(站)、麦豆原种场工作。他经常对人说:“我出身农家,几十年来一直和土地、农民打交道,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三农工作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 ”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观念,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处处从老百姓的实际出发,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利益考虑。

在技术传授和培训方面,曹军利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农民培训、粮丰工程、小麦高产创建和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等项目以及受组织部、党校等单位每年一次的村干部培训邀请等为平台,多角度多形式进行技术培训。据统计培训年均在100场次左右。今年春季,县农委组织百名农技人员下基层,曹军不顾年高体弱,亲自带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学员讲授有关知识,针对当前小麦的病虫害防治、玉米高产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详细讲解。他还根据本县农业生产进度和情况,每年亲自整理技术资料、技术明白纸20-30份,并印30-40万份发至全县广大农户,历时一个多月。通过培训,学员们掌握了玉米、小麦高产创建攻关的关键技术,为全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平鑫——石台县七都镇农技综合服务站

潘平鑫技艺精湛,学识过人,却甘于清贫,坚守全省唯一的高山乡镇,勤勤恳恳,足迹遍布山区每一片土地;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领山区百姓致富,从不道一声“苦”,更不求一丝回报;他正值壮年,外面广阔天地一次次召唤,这个“外乡人”却一次次放弃提拔转岗机会,像一颗随风而来的种子,一头扎进七井山这片高寒而贫瘠的土地,这一扎,就是28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和心中满腔的热血都奉献在“异乡”的土壤上,奉献给他挚爱的农技推广事业。

1986年,刚从宿州农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潘平鑫,一个人离开歙县老家,只身来到石台县七井乡,开始了他的农技推广事业。上世纪80年代,随着对当地情况的熟悉,潘平鑫发现,七井山农业生产落后,老百姓种植的还是传统的麻稻、玉米等作物,效益十分低下。 1987年3月,潘平鑫从县种子公司调来200斤杂交稻种,试着进行推广。到1989年,七井山杂交稻发展到1000余亩,实现了“全覆盖”。随后,杂交玉米、杂交马铃薯、杂交四季豆等多种优良品种相继推广开来,让一个个农家因此摆脱了贫苦。

这些年来,潘平鑫先后在七井山参与推广了旱秧栽培、无性系茶叶种植、茶叶机修机采等技术。特别是在茶叶机修机采上,改变了当地农户仅采春茶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据初步统计,当地农户仅此一项,就人均增收达600余元。

2008年盛夏的一天,酷暑难当。潘平鑫从农民手中收购了一万多斤辣椒运往杭州市场出售。但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只销售了6000余斤,剩下的5000多斤辣椒全部烂掉,看着这些腐烂的辣椒,潘平鑫心如刀绞,深深感到,要解决七井老百姓“卖椒难”问题,必须培养当地农民经纪人。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如今,七井高山辣椒农民经纪人已发展到20多人,成为辣椒销售的一支主力军,将深山的绿色宝库与现代都市市场紧密相联。

“现在高山蔬菜也面临新的问题,就是要搞设施农业。 ”潘平鑫说,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设施农业,七井的高山蔬菜产业才能迎来“又一春”,为此,他正向有关部门呼吁。

为了农家的富足,潘平鑫百尺竿头再出发。

郝大丽——六安市裕安区畜牧兽医局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六安市裕安区畜牧兽医局高级兽医师郝大丽一直奋斗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第一线,始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钻研业务知识,深入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脸好看、话好讲、门好进”、“手机24小时畅通”、“服务无期限”是她对养殖户的承诺,养殖户亲切地称她为“郝干部”。

郝大丽是裕安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战线涌现出的佼佼者,全区19个乡镇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积极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为养殖户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她总是诚恳面对养殖户的需求,弯下腰来查看他们反映的实情,沉下心来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 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农民满意度100%。

为适应新时期工作需求,她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业务知识,订阅了《畜牧兽医杂志》、《中国家禽》、《中国兽医》等刊物,还购买了知网阅读卡,上网查阅了大量行业最新论文论著,并形成论文12篇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杂志和学术刊物上。2000年,被破格晋升为兽医师,2006年被省人事厅和省农委评为高级兽医师。

郝大丽致力于地方品种保护与开发,积极推广畜禽良种良法。如指导建立了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等地方优良品种保种场;推广了三元杂交猪、青爪麻黄鸡、台湾四季鹅等优良品种;探索鹅的反季节生产技术;当前正在进行皖西白鹅及霍寿黑猪的杂交开发工作。

为改变养殖户思想观念陈旧状态,郝大丽有时以村为单位、有时以专业为类别,每年不定期地将农民或养殖户集中起来进行技术培训。她负责42户养殖场(区)的养殖技术,先后200多次到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涵盖从场址的正确选择到场区的规范化建设、从养殖场各项制度建立到养殖场的科学管理等各个环节。

郝大丽获得了诸多荣誉。 2007年,“皖西白鹅羽绒生产及采集加工技术研究”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皖西白鹅高产蛋品系选育及推广应用”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获“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区“巾帼建国”标兵称号,2007年、2012年、2013年分别获得区政府科技津贴奖。

李娟——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李娟现任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年来,她始终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扎根大地、辛勤耕耘。一方面勤下基层,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她还自费、自学进修大专、本科。多年来,她深入基层,广泛收集、归纳整理农民在生产中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部分调研文章发表于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淮北农业》等刊物。

由她主持全镇22个村7年的小麦高产攻关工作,累计实施面积41.93万亩、平均单产516公斤,较非示范区增产8.4%,取得经济效益2025万元。为此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被淮北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小麦高产攻关先进个人称号。由她主持5年的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建立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8个、连续5年小麦单产均在545公斤以上,自2010年以来,全镇小麦单产突破千斤,为此被淮北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市第一轮(2005-2010年)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先进个人,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评为2010年度小麦田管技术服务先进个人。由她主持全镇22个村7年的玉米振兴计划工作,实施面积累计31万亩、平均单产526.5公斤,较非示范区增产9.7%,经济效益2296万元。由她主持全镇22个村7年的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工作,实施面积累计139.3万亩、平均单产498.1公斤,较非示范区增产6.2%,经济效益4927万元。由她主持全镇22个村7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取土692个,发放配方2万张,实施面积累计71.3万亩,经济效益2139万元。由她主持全镇22个村5年的高效缓释肥推广,实施面积累计55.7万亩,经济效益4735万元。由她引进、推广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155.5万亩,经济效益1555万元;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等新技术15项,累计推广面积352.4万亩,经济效益13393.5万元。

王万兵——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王万兵现任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安徽省现代农业(虾蟹类)产业技术体系芜湖综合试验站站长。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被表彰为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神内基金农技人员推广奖”、“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他平易近人,随叫随到,服务乡间每一位普通养殖户;他虽然清贫一生,但以能成为养殖户最欢迎的人而自豪,认为自己是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他数十年立足基层,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引领一批又一批农民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被农民亲切称为“水中求财”的领路人。

为将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他撰写学习笔记20多万字,编写水产养殖技术明白纸5万多字、新型农民培训辅导教材近30万字,参与编写省级水产技术操作规程2项,并在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 13篇,2012年主持撰写的 《青虾苗种繁育及成效养殖技术》被纳入全省新型农民培训系列教材,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许多科学、快捷、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每年,他都要在县内外举办技术讲座、座谈会不少于100场次,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技术讲座,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农民兄弟,只要他到场讲课,养殖户们都奔走相告,场场爆满。而每场2个多小时的授课,口干舌燥的他没有一点儿怨言。在他指导下,陶辛镇青虾养殖户们解决了良种选育、病害防治、水质调控等一系列疑难技术,全镇青虾养殖面积由1999年的不足100亩,发展到2013年的近10000亩,带动本县及省内外养殖青虾规模达35万亩。 “陶辛青虾”也成为全省第一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水产品。

最近5年,农民对他的评议满意率一直保持在100%,连续3年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被评定为“优秀”。 2012年9月央视《科技苑》栏目对王万兵从事技术培训服务进行了采访,并制作专题片《阳光照亮梦想》,向全国播出。

张高辉——砀山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张高辉1994年毕业于六安农业机械学校,同年分配到砀山县葛集农机管理站工作。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就深知农民种地的艰难和辛苦,他的心愿就是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用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20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年华。

针对砀山县玉米机收率不高的情况,张高辉认真制定方案,把推广玉米标准化种植和推广玉米联合收割机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两年来共开展技术培训8场,组织玉米机播现场培训会4次,玉米机收现场会6次,近年来,砀山玉米机收率从2011年的32%提高到去年的70%。由于机械作业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砀山县土壤板结相当严重,张高辉多次组织人员进行土壤深松实验,并把实验情况对比后向群众公开,每年都开展两次以上的深松作业现场示范会,促进群众接受这一新农技。三年来,砀山县共实施深松整地作业13万亩。

2011年,张高辉接管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时,全县只有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他的努力推广,3年来,该县农机合作社迅速发展,特别是2013年开展合作社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全县农机合作社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全县共有农机合作社41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2家,入社成员426户,从业人数351人,各类农机具1779台(套),固定资产总额达4126万元,年作业服务农户10058户,服务面积71.64万亩,年经营收入达3582万元。

自担任单位负责人以来的6年中,张高辉5次获省市农机系统的综合工作或单项工作先进个人表彰,1次获得砀山县政府单项工作先进个人表彰。所在单位也2次获得全省农机系统先进集体,3次获得全市先进集体的荣誉。

王斌——宿松县汇口镇农技站

25年扎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甘做农民兄弟贴心人,把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相结合,用一身科技本领为农业增产增收“保驾护航”,他就是宿松县汇口镇农技站站长王斌。

汇口镇是一个拥有 8万亩耕地、5万多人口、近1万户家庭的农业大镇。全镇包括他自己在内仅有5名农技人员,人均服务面积一万五千余亩,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就是这区区5个人的队伍,在王斌的带领之下,通过合理分工,通力协作,硬是把汇口的农技推广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们编《植棉手册》、办培训班、培养科技示范户、建示范基地和丰产片、在田间开展示范等,使全镇农民觉得农技人员时时就在身边。

在长期实践中,王斌摸索出一套坐堂接诊与下田巡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早上和中午在站里接待上门求助的农民,上午和下午农民都在田里劳作,他就骑着那辆旧摩托车钻到田间地头巡查问诊,哪里有农民做事他就拐去哪里。他不安于传统的口传手授的推广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工作。首开先河创建的“空中课堂”,把农业技术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有效地缩短了技术推广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经过王斌和同事的努力,现在,汇口镇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以上,棉花产量稳步递增,杂交油菜大面积发展。瓜蒌、葡萄、大棚蔬菜正在兴起。各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不断涌现,现代农业初现端倪。农民收入稳步递增。

近年来,王斌承担并完成十余项省市县级科研课题和推广项目,获省部级奖两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2008年参与编制的《抗虫杂交棉栽培技术规程》被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连续三年承担并顺利完成两个部级棉花和油菜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宿松县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带头人”和“宿松县‘双十佳\’优秀共产党员”。 2005-2009年度全市科协系统先进个人,2014年评为安庆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他所在的单位也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一、“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名单

刘 霞(女)肥东县店埠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王志信 枞阳县会宫镇农技站潘平鑫 石台县七都镇农技综合服务站李 娟(女)濉溪县孙疃镇农技服务站张高辉 砀山县农机技术推广站李树品 五河县小溪镇农技站曹 军 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郝大丽(女)六安市裕安区畜牧兽医局王万兵 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王 斌 宿松县汇口镇农技推广站

二、“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候选人名单

孙俊铭 庐江县植保植检站姚文麒 长丰县农技推广中心茆邦根 巢湖市庙岗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刘瑞林 肥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陈 锋 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李学章 蒙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周 超 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王先进 萧县赵庄镇畜牧兽医站王建军 宿州市埇桥区农技推广中心园艺站孙守旗 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王冠军 颍上县润河农业综合服务站孙丽华(女)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孙永磊 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李德福 淮南市潘集区贺疃农技推广站李 刚 凤台县大兴农技站陈克林 凤台经开区农技推广中心张 勤 来安县农技推广中心许成枝 定远县池河农技中心站张家喜 凤阳县府城镇农技站徐汉斌 天长市农机推广站许圣君 寿县堰口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张荣兰(女)霍山县佛子岭镇农业服务中心李 俊 金寨县古碑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兆法 和县畜牧兽医局动监所章治山 当涂县黄池镇农业服务中心熊元清 含山县农机推广服务站王本刚 无为县红庙镇农业服务中心陶绍起 芜湖县畜牧兽医局季学勤 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农业服务中心张英姿(女)绩溪县农委种子管理站陈爱明(女)泾县昌桥乡农技推广站韦革命 旌德县三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章 胜 铜陵县农技推广中心胡 润 池州市贵池区秋江农技推广站胡知佐 岳西县店前农业综合服务站吴文彬 桐城市双港镇农技站江和平 安庆市宜秀区农技推广中心陈奇桂 望江县农机局童文花(女)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农技站黄永培 祁门县安凌镇农业综合站王安贵 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农技站姚建军 歙县北岸镇农业站胡长安 广德县农技推广中心

新闻推荐

丰富金融业态创新奖补方式合肥“金融杠杆”激发经济活力

本报讯 (记者 冯珉)县域农商行改制全面完成、徽商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获国家批复,金融业态进一步丰富、创新金融奖补支持方式……1月 7日,记者从合肥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获悉,合肥市去年通过财政出资发挥...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弘扬爱岗奉献精神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授予刘霞等10位同志“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光荣称号暨通报表扬孙俊铭等43位候选人的决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