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梦”绚丽绽放的今天,城市乡村处处变化喜人。马年春节,本刊编辑记者奔赴各地,用敏感的触角亲身感知身边的点滴,感知中国大地的温暖春风。
变化篇
今年拜年送大米
大年初二回老家拜年。行前,母亲特意在电话中交待:“买两袋大米回家。”这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过去我们回家,觉着家里的米香醇,偶尔的还要从家中拿米,如今时代不同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母亲却要儿子从城里带米回农村。
我去超市搬了两袋东北大米,下车时扛着回家,引来乡亲们一连串的“注目礼”。母亲和哥嫂都是“资深农民”,人均水田1.2亩,全家有4个人的责任田,产量虽不高,但一年总能有几千斤水稻入仓,足够母亲一家吃一年,附带着还能喂养一头“年猪”。母亲出现“粮荒”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是因年纪大了,没体力再种;二是因哥嫂常年做砖瓦匠,种田少了;三是因种水稻不划算。对我的“粮荒说”,母亲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家只买半年的口粮,别人家有的全靠买呢!许多人家的壮劳力出去打工了,家里田都荒掉了。”母亲话说得虽不吃力,如今这粮食确实也买得起,夫妻二人打一天工,几乎可买到一个多月的口粮,可我仍担心,当我们都不种或不会种田了,农民都进城买粮了,我们的土地由谁来耕种?我们的粮食安全怎样才会有保障? ·程向阳·
家乡真的变了样
今年春节,我带妻第一次回自己老家过年。
此前,妻也曾去过我家几次,但每次都是车船换乘外加步行,辗转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家。放假当天下午,叔叔开车来接我们,从屯溪上3号高速口,短短四五十分钟后,只听见老爸一声“到家了”,我和妻才如梦方醒。抬起头,车子稳稳当当停在马路边,粉刷一新的徽派院墙映在眼前,我一时茫然,根本找不到大半年前离家时的印象,只有大门上去年贴的喜字仿佛在提醒我这就是家。老爸说,这崭新的院墙是去年村里改徽时修的,门前的大平地是南(源口)坑(口)公路修建后填的。
大年三十下午,一家人都忙着准备年夜饭,老爸也搬出许久不用的电视。或许是许久不用的缘故,电视打开不到半小时突然罢了工。老爸说,去买一台。可是离春晚开播不过短短几个小时,这可不是城里,买台电视有那么方便?不多一会,老爸从邻居那里借来两辆电动车,我们各骑一辆,载着老妈和妻,沿南坑公路骑行不到10分钟,便来到乡上的家电超市,预定了一台彩电。当天下午5点不到,店主搬着电视走进我家。
春晚开始了,门前的南坑公路上不时有一闪而过的车辆驶过,载着晚归的游子回乡。如果是往年,他们恐怕只能隔江兴叹了。短短一年时间,家乡的变化让我惊叹。
·方 伟·
这和城里没差别
正月初三,全家到歙县乡下的小姨家去拜年。
刚走进小姨家,一种全新的感觉立刻让我心旷神怡。小姨家前年因为支持合福高铁建设,拆掉了才盖了两年的三层楼,如今视野更开阔,不远处合福高铁大桥桥墩高高耸立,颇为壮观。小姨家冰箱、液晶电视等电器一应俱全,现代化的整体厨房宽敞明亮。“两年没来了,我们这儿变化还是挺大的吧。”小姨兴奋地说。
喝了茶水,吃过茶叶蛋,小姨家的女儿芳芳带我们到村里逛逛。村子不大,约百来户人家,空气清新。新房盖了不少,进村道路和村里路面都由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整洁干净;走亲访友的乡邻们有的骑着摩托车,有的开着小汽车。芳芳说,他们村里近两年新建了村部、农家书屋,还整修了村篮球场、健身广场,很多方面和城里几乎没什么差别了,就连种了一辈子地的小姨目前也学会了跳广场舞。“今年,我们看春晚就用新的液晶电视,以前的电视都不用了。宽屏的效果非常好,看起来都像是在看小型的电影。”芳芳乐呵呵地说。
从小姨家回来已是傍晚,拜年的人们也陆续回去了,一辆辆小轿车在乡间的道路上穿行,路灯也亮起来了,和城里一样。
·高 莺·
住上新楼跳起舞
时隔8个月,春节前夕,我再次回到黟县宏潭乡塘田村的老家。
进入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拔地而起的崭新两层小楼房,紧挨着是第二幢。顺着路看向两边,连着几幢都是新楼。老家对门的那幢土房也没了,取而代之的也是一幢二层楼房,虽然外墙还没粉刷,但已经安装了大理石栏杆、豪华大门。一巷之隔的两层楼房虽与我家房子同龄,但这次也是里里外外装修一新。数了数,重装精装的不算,村中仅新竖起的楼房就有9幢之多。而这变化只是其中之一。
大年初一,母亲说:“去看看跳舞吧。”我又惊又喜,广场舞这股春风终于吹进这个偏远的山村。我随母亲穿街走巷,来到表婶婶家,没想到那儿已经来了几位阿姨。我有幸见证并指导了村里第一支舞的诞生。面对舞蹈,习惯扛锄的农活能手瞬间变成了木讷的钢肢铁壁。不忍心打击母亲等人的积极性,我便自告奋勇,和她们一起学习光碟,默记动作,然后再将舞曲里的动作分解教给大家。虽然还是很别扭,但大家似乎找到了感觉。妇女们叽叽喳喳学跳了几个小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后来,村妇女主任成了队伍的核心人物,带领大家一遍遍练习。之后几天,一空下来,母亲就找到舞蹈队员,或看或学或讨论。少了噼里啪啦的麻将声,多了悦耳动听的舞曲旋律,这种春节风格,我喜欢! ·汪 嫒·
小姨家的年味儿
先生带女儿到深圳过年去了,一个人在家觉得冷清,就想着让表弟表妹来屯溪热闹热闹。打了几遍电话,他们就是不愿来,小姨接过电话笑呵呵地说:“还是你到我们这来看看吧,城里有的东西我们这儿也有了,进城过年对他俩的吸引力怕是不大了。”
应小姨邀请,大年初三上午,我陪母亲前往徽州区潜口镇小姨家。令我没想到的是,通往小姨家的乡村路上竟会频频堵车。每到一个路口,就会有不少载满礼品的小轿车和三轮车、摩托车堵在一起,旁边街道上也挤满了选购礼品的人。母亲有感而发:“现在日子好了,都开车走亲戚了,我小时候在老家哪遇到过这种情况啊?”说笑间,不知不觉到了小姨所在村。村里崭新的小楼一栋比一栋气派,而最近两年小姨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间旧平房变成了两层小楼,家具电器样样不缺,表妹用自家临街的房子开了间水果店,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表弟在外务工,每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晚间,与小姨一家围炉夜谈,外出务工新鲜事、农村新变化、个人新发展……个个以新字开头的话题怎么也说不完。表弟告诉我,开年后,他将回老家发展,准备将周边的土地承包过来,发展绿色养殖。
·彭 莉·
老家旧貌换新颜
去年腊月二十八,我回到位于安庆市潜山县的乡下老家。我发现,很多人家的砖瓦平房已被崭新的小洋房给代替,路上到处是琉璃瓦、高院墙,路边也停满了私家车,很多亲朋都在县城买房定居。
正月初二,我来到位于县城的姑姑家拜年,两个表哥都在门口笑迎我们。走进姑姑家,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内摆满了各式家具,姑姑一家有了城里人的感觉。姑姑笑着说,城里生活比较方便,现在经济越来越宽裕,所以选择在城里买房。老家去县城买房的人有很多,姑姑家属于中后期买房的家庭。两个表哥在外读书,做裁缝的姑父除了供表哥读大学外,再也没有多余的闲钱购房。趁着改革的春风,姑父由起初在县城租房开店,经过打拼变成装潢材料供应商,两个表哥也都大学毕业工作。随着经济条件转好,姑姑家一次性付清购房款。我的亲朋中,也有在老家盖起“小洋房”的。邻居三九爷和张扬家都将原来的砖瓦结构老房推倒,新建了多层的楼房。
年初五,村民小组长就拿着“一事一议”的相关通知,挨家挨户宣传关于铺设村中沥青路的事宜。小组长告诉我,现在农村里大部分人平时都外出工作,只有正月里才能找到,所以就抓紧时机上门宣传铺设沥青路的事情,计划年一过完就开工。 ·凌 良·
老家那些新鲜事
1月28日傍晚,我抵达老家安徽庐江县白湖镇。算起来,离开家已经4个多月了,家乡人事在这期间也发生了不小变化。刚到村口,我就看到平整的水泥路,路口还新立一块路碑,记载着“村村通”概况。
这条路是村民出村的必经之路,“村村通”工程启动以来,邻村的许多路都开始陆续铺上水泥,而这条路始终未见动工。记忆中这条路也经过多次休整,从泥巴路到铺石子,反反复复,但是只要一到下雨天则一片泥泞。不少村民表示,这次铺了新路是政府新年送给他们最大的惊喜。
刚到家门口,就看到同族三叔家新房已经盖好。三叔家是村里的特困户,村里独他家没盖楼房,今年新女婿要过来才建了新房。第二天去三叔家看时,发现里面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三叔说,这些都是上梁那天你小姑送来的,小姑在外做生意挣些钱。
回家第二天,在村子周围转。村里孙奶奶正在晒腌肉,她告诉我,今年她养了三头猪,最大的一头宰了207斤。孙奶奶爱热闹,客厅电视一直开着,欢乐的歌舞声早已传出。同村的大人小孩都爱去她家玩,孩子们闹得厉害了,被大人一把拽走,手里还不忘抓一个蜜桔。
·方姗姗·
创业篇
姐夫手机响不停
“开门红呀个好模样,漫天锣鼓敲不够热闹欢畅……”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三,说起耳熟能详的手机铃声,该是这曲欢快的《开门红》了。以至于春节长假后期,乍一听到这歌声响起,我以为又赶上饭点儿了。这些都是因为姐夫手机的响铃是《开门红》。
姐夫是巢湖人,尽管距离黄山现在坐火车也就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但姐夫和姐姐多年来忙于生计,一直没空来黄山过年。今年,姐夫最终拗不过姐姐要来黄山大兄弟家过年的念头,只好做通远在巢湖乡下父母的思想工作,在大年三十前夕放下手头的外卖活儿,来到黄山。但似乎是早有思想准备,年夜饭还未到饭点儿,姐夫就善意提醒,一会儿可别嫌手机铃声吵人。果不其然,大年三十下午5时40分许,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姐夫的手机就响个不停。他大声接着电话,不停地向“要饭”的顾客解释,他们已经到黄山过年了。结果,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接了50多个电话,全都是要求送外卖的。大家请他暂时关掉手机,安心吃年夜饭,姐夫解释说:“做生意讲的是诚信,打电话的都是我家的老顾客,一个都得罪不得。”就这样一直到年初三,每到饭点儿,姐夫的手机铃声就会响个不停,而姐夫总是会诚心地解释。姐夫说,这些年从乡下到巢湖市区打拼,做过装潢,也在街上摆过摊,最终选择了做外卖,并在巢湖市区站稳了脚跟,而且外卖生意越来越好,为此还请了帮手,收入增加了,有了在市区的房子,这一切都离不开诚信。·姚大盛·
创业务农两不误
与往年一样,我们一家三口全部赶回桐城,陪孩子的奶奶过大年。原本每年正月初四便回来准备上班,但由于今年假期往后挪了一天,便见到了每年初四都来拜年的表哥表嫂两口子。
表哥是山区的农民,家里有十几亩山场和几亩茶园。不聊不知道,他们其实并未“安分守己”地在家务农,而是举家前往青岛打工。儿子做装潢,表哥、表嫂带着儿媳租了套房带住带做快餐,一天只做中午一顿,送往新开盘、装修楼盘多的小区,服务装修工人,有着不错的收入,日子过得还算惬意。家里添置了两辆车,一辆面包车专门送餐,一辆小车儿子做事用。最让他们开心的还是孙女上了幼儿园,“离家很近的。现在好了,农民工子女在外地上学,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可方便了。”表嫂开心地聊着,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今年过了初几出门呢?”孩子的奶奶问。“今年不急。不能像过去那样,打工把家里的山啊茶啊都荒了,再过几年还是要回来养老的。现在的茶叶行情一年比一年好,一般情况下一季茶的收入应该在2万元左右。所以,我们去年11月便回来了,给茶园深翻施肥,今年起码要等到4月采了茶、修剪好茶园后再走。”表哥说,现在政策好,只要手脚勤快,不愁没饭吃。
·吴笑梅·
年年岁岁人不同
我的家在歙县王村镇横联村,今年是我工作后回家过的第一个年。
出于职业原因,我发现了好多家乡的新鲜事儿。村里有条小河,以前村民总是图方便,直接把生活垃圾倒在河里。如今,村里有了保洁员,不仅把小溪里的垃圾清理干净,还到村民家门口收集垃圾,集中到垃圾池焚烧,焚烧后的灰烬还有农民运去田间对农作物施肥。
“快来看汽车。”妈妈在我小时总是会指着路边稀有的汽车叫我看。如今,家门口4米宽的水泥路上各种汽车穿梭不息,原本安静的小村庄变得格外热闹。吴正荣是我们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年28岁的他已在上海、屯溪各有一处房产,过年还换了一辆全新的宝马回家。当年还在上高三的吴正荣独自一人拿着父母给的学费进学校报名,几个月没有回家。父母还以为儿子在学校认真学习,谁知他托人捎来口信,说去上海打工了。此后的两三年,他不敢往家里打一个电话,过年也不敢回家,而是让同学打电话问候。那时的他在工地上搬砖,后来转行到售楼部工作,当起了置业顾问,凭借出色的交际能力,很快当上了销售经理。三年后,他终于回家了,带着漂亮女友和攒下来的几万块钱。如今5年过去,他的事业一路攀升,却每年都要抽几次空回家看望父母。过年回家,他还主动下厨给爸妈做饭。“我常年不在家,虽然平时也会给父母钱,但他们还是过得很节俭。我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做顿饭给他们吃。”吴正荣说。 ·吴玉莲·
情感篇
团聚是温馨力量
年三十在休宁五城,和父母一起陪舅公过年。舅公是个盲人,可自立自强,家里的长辈们在姥姥去世后就轮流陪他过年。
五城老街上的变化是巨大的,新房林立,过年时,打工的年轻人都争相开着小车返乡。生活好了,大件家电也纷纷进了新家。今年,在天津工作的大表妹赶在年三十前坐飞机回来。她在航空公司从事行政管理三年,算是个不折不扣的白领。可去年和前年回来,她都是先乘坐天津到南京的动车,再转乘南京到黄山的普快列车回家。今年算是享受“贵宾”待遇,不用挤火车,轻松返家。听她谈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下觉得小妹成熟了、长大了。她说,之前回来通过转车可以省去一些费用,而且想锻炼自己,今年算是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份奖励吧,原来一天的车程现在两个小时就够了,可以在家多陪陪父母。对大舅和大舅妈来说,小妹是他们的骄傲,上学时就成绩优异,工作后也从没让他们操过心。看到小妹成长,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春节和家人一起过年,有一种温馨的力量在心中涌动。 ·冯 劼·
咱爸咱妈的金婚
正月初四晚,爸妈的金婚纪念晚宴举行,与张国立、蒋雯丽饰演的《金婚》有异曲同工之妙。
坦率地说,爸妈50年的婚姻生涯中,说没拌过嘴那是假话,但相互的关爱始终伴随。爸喜好旅游,天文地理的熟知度有时让我这文科大学生亦自叹不如。他最得意的事便是携妈旅游,旅途中当起快乐的“导游”,同时兼拎行李。过年回家,爸妈在旅途中的温馨合影常让我品味良久。妈虽埋怨爸不谙家务琐事,但细节中总见对爸的真情。就说去年爸去广州动手术,虽有姐夫陪同,但妈始终放心不下,经常偷偷流泪。姐夫一再说广州有表妹一家,一切妥当,可妈还是忧心忡忡。当我将爸送回老家所在的小镇时,妈早就在路上迎接了。见爸安然无恙,妈的微笑写在脸上。
此次金婚纪念的策划者自是爸。爸不乏小资情调,数年前还补拍了婚纱照。穿着婚纱,化了妆,我们都赞爸妈像姑娘小伙。爸说纪念金婚是在去年国庆,还有感谢表妹一家的意思,“小江、芳芳人好,在广州幸亏他们,要好好感谢。”过年回家,爸说在镇上最好的饭店预定了两桌。聊起主题时,爸说金婚纪念其实是次要的,主要是感谢,但姨妈有两个女儿,也就是说,我有两个表妹,请一个肯定不妥,于是就以金婚为名,邀亲朋好友聚聚。我和姐心里明白,爸对金婚实则非常重视。姐问我,可否买个金戒指?我俗,说送点钱干脆。哪知爸一概否决,说一切礼坚决不收,而且每桌800元的费用亦由他出。我们知道,爸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衷情。
金婚纪念晚宴上,爸妈各坐一桌。爸站起来,大声喊着妈的名字,举起了酒杯,脸红红的。 ·黎小强·
穿梭时空的乡愁
在歙县富堨镇,从青山村下郝村到承狮村西清流,有条小路依山傍水,一头连着爷爷家,一头连着外婆家。
大年初二,一大家人回老家走亲戚。吃了鸡蛋和碗面,家长里短聊了半天,离开下郝村前往西清流时,我改作步行走小路,再看看那山、那水和那路。儿时,走在这条小路上,都要加快步子,紧紧走在大人身边,耳朵也会竖得尖尖的,仔细分辨四周的风吹草动,怕山边突然冲出一头野兽。如今,山还是那座山,但枝头吐出新绿,地头小草返青、嫩绿可人,让人不由得不信,待到春风拂面时,定当遍野青葱、鸟雀啁啾。儿时,走在这条小路上,总喜欢沿着水边走,故意踩出一串沙窝,看里面慢慢蓄满水。拾到薄瓦片或碗片,上身自然会往后拉,奋力甩出几个水漂。运气好的话,还会捡到几块“狗牙石”。如今,河也是那条河,不过河里的垃圾多了,有生活垃圾,也有农药瓶和农药袋;水里的絮状物多了,丰腴的水草少了,河床没过了当年摸鱼的水洞。儿时,走在这条小路上,总喜欢展开双臂一路小跑,掠过高低起伏的狗尾巴草,享受着手臂痒痒的感觉;还喜欢在凉亭里歇歇脚,看看田地里的庄稼,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细数飘逝的白云。如今,路已不是那条路。一些地方坍塌水毁,杂草、灌木爬满路面,几无落脚处,不得不易道田地。路边的两座凉亭,一座破败不堪,一座荡然无存。正所谓走的人少了,也就不成路了。
带着一路乡愁,走进西清流。在这条小路的尽头,一条“巨龙”拔地而起,横空而过,这是京福高铁的一段高架路。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正在加速实现新时代的时空穿梭。瞬间,历史在恍惚间穿越,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然改变这条小路。如今,在这个一地一物都能勾起一段沉睡记忆的地方,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大步走来。乡愁,又将何去何从?
·许 晟·
新风篇
黄山旅游过春节
“我觉得这个春节过得太有意义了。在黄山旅游过年,去了许多没去过的景点,吃了从来没有吃过的黄山特产,还写了很多篇日记。”2月5日,大年初六晚,黄山火车站候车大厅内,10岁的王学明一边和父母等待驶往上海回家的列车,一边探讨在黄山过旅游年的收获。
“今年春节到黄山旅游过年,我们全家十一后就开始计划了。”王学明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这一计划,全家人从物品准备、旅游路线以及住宿安排都做了详细规划。”王学明父亲说:“这个春节到黄山旅游,都是我们自行安排的路线,景点玩了不少,黄山、西递、宏村、牌坊群、屯溪老街都去了,从大年初一到今天,总共玩了6天。”王学明母亲说,从多年过春节的效果来看,今年对孩子的触动最大。就说写日记,往年孩子总感觉没东西写,但今年不一样了,日记都是孩子主动写,而且内容也比较丰富,有的日记后面甚至还加了一些感想。 ·李小云·
春节喝酒不开车
今年春节,家里的表弟表妹们全都开着私家车拜年,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拒绝酒驾,珍爱生命”成了共识。
年初四,我和表弟表妹约好先到屯溪新潭镇汗山桥村的两位舅舅家拜年,席间大舅舅热情款待,从家里找出了压箱底的好酒,但遭到大家拒绝,惹得大舅舅好笑。大家喝着橙汁、牛奶,有说有笑地表达对舅舅全家的祝福。晚上,小舅舅继续招待我们。为陪舅舅尽兴,表弟表妹决定喝点酒,前题是酒后不开车,全部打的回家。夜间酒席散去,小舅舅家门前出现4辆出租车,我们一行人安全返家。 ·王玲琳·
婚礼也吹节俭风
随着时代变迁,现在人们的婚礼越来越喜欢讲究排场。然而,记者在春节期间参加的一场婚礼却呈现出节俭风。
正月初四,屯溪区屯光镇汉沙村的鲍先生家娶媳妇。一大早,鲍先生夫妇就和前来帮忙的亲戚在家中架好炉灶、摆上铁锅,开始忙着准备中午的菜肴。亲戚陆续到来,喝着茶、嗑着花生瓜子、唠着家常,等待新娘子的到来。11时许,鞭炮声响起,新郎背着新娘从村口一路走到家里。看着新郎气喘吁吁的模样,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相比以前的农村婚宴要大办三天、吃流水席等老传统,这个婚礼却简单得多,堂前、院里摆了十桌,每桌十道菜,都是些农家小菜。虽然不差钱,但这个婚礼办得并不铺张,迎亲的车辆只有4辆,喜酒、喜糖也都是网购,晚上的喜宴是在屯溪一家酒店举办。为烘托气氛,新人还网购了大黄鸭、光头强、小马驹等玩偶作为奖品,在婚宴现场与来宾游戏互动,以新颖、活泼、健康的方式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舒 俊·
新闻推荐
金牛山下的金牛中学王木木/摄 王木木去年十月,我来过! 金牛山,一座立于江北平原海拔仅108米的小山。置在崇山云集峻岭密布的皖南,它至多也就是一个稍具规模的孤堆而已。然而,山不...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