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今年以来,家庭农场在安徽省得到迅猛发展,目前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4501家,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蹒跚起步”还需政府“帮一把”——算

来源:安徽日报 2013-12-05 23:3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算算今年收成咋样②

本报记者 史力 本报见习记者 夏海军本报通讯员 夏金华

记者连线

“今年纯收入大约20万元”

采访对象:霍山县黑石渡镇家庭农场主 张传李

初冬时节,霍山县黑石渡镇朱家畈村农乐家庭农场里,嫩绿的麦苗在冬阳下散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小麦苗情好,壮苗越冬一点问题没有。”正在带领工人喷洒除草剂的农场主张传李高兴地说。

44岁的张传李是霍山县有名的种粮大户。自从2009年种植水稻、小麦以来,他逐年扩大规模,如今农场已有1000亩土地,800亩种水稻,200亩种小麦。

经济效益如何呢?张传李给记者算了一笔收支明细账:“我今年种了800亩水稻,收入70多万元,200亩小麦卖了大约10万元,总收入在90万元左右。而年初购买种子和化肥分别花了5万元和9万元,雇佣人工和机械用油等方面费用大约是10万元。最大的一笔支出是用于土地流转的租金,租金按每亩500斤稻谷计算,总计大约50多万元。好在我们现在实行生态种植,农药用量很小,只需要喷洒少量的除草剂,所以这方面支出很少。这样算下来,我今年纯收入大约20万元。 ”

张传李告诉记者,由于土地基础设施比较差,稻田和麦田都只能种一茬,而且小麦产量特别低,只有皖北地区的一半左右。加上今年干旱,水稻减产,所以今年效益不是太好。“最近打算在农场内搞大棚育秧,培育秧苗以后,还准备利用闲置的大棚搞蔬菜种植,将农场经营得更加多样化、科学化。”张传李说,希望政府一方面在机械用油补贴、土地流转服务上给予更多支持,另一方面能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地提高产量。

“仓储、销售都是很头疼的事”

采访对象:庐江县家庭农场主 潘英友

潘英友是合肥市第一位家庭农场主,其农场位于庐江县现代农业开发园内,今年种了1260亩地,稻麦两茬。

11月21日上午,潘英友开着私家车带记者参观他的农场。 “从水稻来看,年初购买的稻种平均每亩30元,用旋耕机每亩50元,施肥平均每亩150元,农药平均每亩120元。收割机收割平均每亩花费50元。一季水稻平均每亩需要3个临时工,劳务费是每人80元。 ”潘英友边开车边跟记者算账:农电网线翻新、沟渠的拓宽等其他费用大约每亩50元。运送秧苗、稻谷的运输费大约每亩30元,再加上抗旱每亩费用大约30元,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亩投入的成本是750元。从收入看,今年单季晚稻亩产在1200斤,出售均价每斤1.2元,收入一共是181.44万元,种植水稻的利润是87.84万元。

在潘英友的农场里,记者看到上千亩土地被分割成整齐的田块,麦苗吐出新绿。站在田埂上,潘英友又跟记者算了一季麦子的投入与产出账:以亩为单位,旋耕土地40元,麦种70元,施肥120元,农药40元,除草机30元,收割费50元,人工费60元,运输费20元,一共是430元。小麦亩产800斤,全部以每斤1.2元出售,1260亩小麦利润是66.78万元。“此外,我的地都是流转过来的,因此还要付给农户每亩600元费用。 ”潘英友说,除去这个费用,一年两季最后净赚79.02万元,平均每亩净赚不到630元。

谈到家庭农场的经营,潘英友说,每年水稻、小麦收上来后,仓储、销售都是很头疼的事。为了解决粮食干燥问题,他今年买了一套价值70万元的烘干机,一分钱补贴都没有。希望政府在这方面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基层观点

“家庭农场亟须标准化建设”

家庭农场是一类适合当前农业发展的组织经营形式,既可以解决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问题,又能遏制土地流转“非农化”问题,稳定粮食生产。但当前家庭农场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现在很多农场种植的农作物不固定,不利于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应引导农场主进行标准化建设。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明确家庭农场的科学内涵。再次,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比如:可以在银行贷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

(肥东县农委农业科科长 阮宜斌)

专家点评

“发展家庭农场还须因地制宜”

以上两个家庭农场经营状况都比较好,主要体现在经营收益比较好,管理得当,农业技术上也能够跟上。其中,潘英友的家庭农场因为规模更大,机械化水平更高,收益状况相对更好。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经营的重要主体,但各地情况存在差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也不一,因此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黄正来)

对策建议

“积极引导,适度规模”

家庭农场的确只有上规模才能出效益,但是“上规模”不是要一味地扩大田地的亩数,而是要做到规模适度。规模太小就难有收益,盲目扩大规模则会导致经营不善,风险加大,效益降低,从而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就经营主体而言,不仅仅农户是家庭农场的主人,大学生、管理人员等也可以发展家庭农场。此外,政府需要对起步阶段的家庭农场 “拉一把”,在土地、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家庭农场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省农委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 吕建魁)

新闻推荐

留守儿童的“保姆爷爷”

本报通讯员 徐梅生本报记者 聂扬飞在庐江县盛桥镇盛桥村山胡村民组,有一位远近闻名的“保姆爷爷”。 这个73岁的老人有点与众不同,他会做饭,会洗衣,会想点子管孩子,把村里的留守孩子管得服服帖帖...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以来,家庭农场在安徽省得到迅猛发展,目前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4501家,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蹒跚起步”还需政府“帮一把”——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