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坚持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合肥农业现代化建设合肥市农业委员会主任 何杰

来源:安徽日报 2013-09-13 00:1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合肥市农业委员会主任 何杰

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落实力度,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培龙头、扩基地、建园区、促联结、强科技、创品牌、大招商、抓投入”的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之路,农业产业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 2012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1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113亿元,增长25%,总量位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首家农产品加工产业千亿元市;农业产业化联农带农能力显著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9081元,增长15.5%,连续5年实现跨千元增长,农业产业化吸纳从业人员25万人,带动市内外农户突破3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

在大力实施 “粮食生产提升、高效农业扩面、设施农业提速、种子种苗升级”等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实施农产品加工“千百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增量提效,加速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由2008年的373亿元跨越到2012年的破千亿元大关,年平均增幅达31.4%,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对“三农”带动最大的行业。一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稳步提升。市级以上加工型企业发展到479家,比2008年增加350家;加工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07家。二是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在全国首创了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展模式,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率达65%以上,超百亿元的县(市)区5个,超百亿的园区2个。三是品牌创建量效齐增。全市认证农产品“三品”663个,国家地理标志7个;注册商标3946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3个,省著名商标85个,总量位居全省首位。四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超过60%的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2012年投入科研经费4亿元左右,科技研发创新成果突破200多项。

农业经营主体转型提升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 “双百提升”等工程建设,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提升经营主体集团化、专业化、合作化水平。一是突出龙头地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群。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发展农业总部经济,大力提升龙头企业经营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市场开拓力,着力打造一批领军企业、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形成了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和“五带型”龙头企业集群,促进了“平面农业”向“立体农业”转型。全市农业企业发展到260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7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连接基地面积突破300万亩。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有10余家农业企业在欧美、亚洲、非洲等12个国家投资兴建农业企业;全市有60多家企业获得出口自主经营权,2012年实现出口额突破4亿美元。二是突出合作带动,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在全省率先出台联合社工商注册登记政策,深入实施“百社示范千村覆盖”工程,加大扶持促发展、完善机制促规范、服务农民强功能、拓宽领域增实力,促进农民合作社再联合、再集聚和再提升,全面提高合作社发展水平。合作社发展到2037个,入社和带动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60%。三是突出农民主体,家庭农场迅猛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工商注册登记等促进政策,推动“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转变,目前全市家庭农场迅猛发展到480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四是突出要素集聚,现代农业园区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突出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机制创新,推动园区建设,带动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庐江县成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和建设试点,市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295个,面积突破200万亩;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0%以上;特色规模农业总面积突破300万亩,占农村承包耕地面积55.6%,设施农业突破40万亩。五是突出利益联结,产业化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促进各类经营主体产加销衔接、经营服务对接和利益联结,实现多赢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发展机制持续创新

一是改革开放增活力。在全省率先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1万亩;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金融体制改革,全市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44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72家,累计提供涉农担保金额突破20亿元。坚持 “项目农业”不动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大项目推动农业经济大发展。2012年全市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达115个,总投资 252.21亿元,同比增长287.67%。二是健全政策增动力。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奖补项目达180余项,形成了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同步发力”新格局。 2012年市财政先后投入农业产业化奖补资金近2亿元,吸纳外来投资近20亿元,撬动金融贷款22亿元。三是优化服务增合力。构建“市企、银企、科企、企企、社企”五大对接、“农超”七对接等系列服务平台,在全省成立了首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业融资合作联盟、“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等战略合作载体,千方百计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产品销售、贷款融资、生产技术、产业配套等难题。

整合财政资金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发展

全市农业产业化经济异军突起、逆势飞扬,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度、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已稳居全省首位,合肥财政这几年通过整合政策和财政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

合肥市财政牢牢把握扩大有效投入这根主线,不断增加农业产业化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采取机制激励、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地方配套等多种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012年我市农林水支出40.47亿元,同比增长19.19%。

从2009年起,市财政集中整合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9540万元,2013年市财政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7000万元,较2009年增长78.19%,较上年增长27%,已累计兑现奖补资金6亿元。政策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认定、新获得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称号等予以奖补9000多万元。 2005年起设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1000万元,累计为100多个农业项目提供2.99亿多元的担保贷款,放大效应1:38,切实发挥了担保资金在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

二、整合财政支农政策,健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体系

2008年以来,市财政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着力构建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整合各部门各项支农政策,制定出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等农业、工业、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等四大政策措施,涵盖了原料基地、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四大领域,其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奖补达180项之多,对较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进入园区的企业免收39项费用等优惠政策,形成了政策扶持体系。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

为增强现代农业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年初,再次对“现代农业奖补政策”进行修订完善。 2013年的《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重点体现了对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联社、精养池塘、农业产业化的奖补。

包河:

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样板

自2003年以来,大圩葡萄文化旅游节已经走过十年里程,成长为合肥市乡村旅游的重要节庆品牌,乡村旅游也因此成为大圩的支柱性产业。 2012年11月,该镇又荣获“国家AAAA旅游景区”称号,真正迈进了生态旅游名镇序列,游客也突破了年均百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综合收益达4.5亿元。绿色大圩葡萄节不仅是大圩农民的一条富民增收路,也是包河区乃至合肥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长丰:

打响“中国草莓之乡”品牌

长丰县坚持把特色农业做大规模,规模农业做出特色,特色规模农业做出品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长丰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长丰草莓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牌日益响亮,效益连年攀升。 “小草莓”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成为政府服务农民增收的“大文章”,成为长丰对外宣传展示的“大名片”。 2012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8.5万亩,总产32万吨,产值达35.2亿元,亩均产值2万元左右,亩均效益1.2万元以上。涌现出了5个草莓万亩乡镇,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全县拥有草莓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3.6万人、受益农民约32万人。

打造“肥东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肥东县始终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立县”的应有之意义,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模式,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区域布局集聚发展、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城市农村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其中省级15家,带动农民就业4.8万人。 2012年,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78.3亿元;今年1-6月份,实现规上产值107.4亿元,同比增长21.7%,年底有望突破200亿元,在加快“工业超千亿、全国争百强”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肥西: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肥西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手段,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全县拥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70多家,2012年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78.3亿元。农产品加工已涵盖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七大类别。

根据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要求,将六大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活动。广东温氏、江西正邦、浙江滕头、三江、绿峰、苏州枫彩、江淮汽车等集团公司陆续在该县投入巨资兴建高标准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有力地拉动了全县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2012年,该县通过招商共引进了36个农业项目,签约资金达48.3亿元。

庐江:

创新经营体制 发展现代农业

庐江县紧紧围绕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和市农业产业化 “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强化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措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县现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32家,2012年全县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80亿元,较上年增长35.5%。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县各类农民专业组织发展到311家,形成了县、镇、村多层次组织网络。社(会)员总数达3.73万人,带动农户21万户。培育各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家,其中春兰茶叶、农旺蛋鸭、绿宝蛋鸭和肥雁朗德鹅等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部、省级示范社。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84个,种养大户发展到1102家。

巢湖:

招大引强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全市拥有104家巢湖市级龙头企业、59家合肥市龙头企业、14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光明槐祥集团和富煌三珍集团)。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22.2亿元。 “环湖农产品集中加工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巢湖突出招大引强发展思路,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一是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光明槐祥集团和中粮巢湖(粮油、米业)公司为核心的粮油加工产业集群。二是以省级龙头企业安徽紫微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和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畜禽加工产业集群。三是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安徽富煌三珍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水产加工产业集群。

大圩乡葡萄生产基地。

长丰草莓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现代牧业的现代化乳品生产线。

智能化温室蔬菜生产大棚。

安徽庐江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中粮巢湖公司厂区。

新闻推荐

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启动合铜蚌宜四园区跻身国家级

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10月22日从省科技厅获悉,在近日启动的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中,安徽省合肥、铜陵、蚌埠、安庆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此次全国批准最多的省份。...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巢湖胖头鱼上市2013-10-20 00:0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坚持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合肥农业现代化建设合肥市农业委员会主任 何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