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贩面条不如生产面条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9-24 13:12   https://www.yybnet.net/

徐道福从国有米厂的临时工到成为至今拥有亿元资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董事长,他总结,决定性的一步是20年前他意识到贩卖面条不如自己生产,并抓住商机,从小作坊做起,一步步做大。

徐道福出生于庐江县盛桥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家6口人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1978年初中毕业后,他为减轻家人负担便辍学回乡务农,一家人靠天收粮,生活很清苦。他决定出门找“饭吃”,随后的几年他做过很多的苦活累活。 1983年,他到合肥市二米厂当上了临时工,从最初的装包搬运到后来的技术操作,一干就是8年。在这8年里,徐道福日夜勤学苦练,尝尽了酸甜苦辣,掌握了一些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经验。

在合肥工作期间,他经常买一些面条带回家。这种机制面条相对于当时农村加工的切面,不仅又白又好吃,且包装精美好看。他把带回来的面条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天长日久,乡邻们都要他顺便捎回这种面条。这可难坏了他,捎多了太重带起来确实不方便。他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贩些面条带回盛桥卖。由于都是熟人,价格又不好提得很高,利润少可想而知了。徐道福辛苦地贩卖了几回,觉得做这种买卖不划算,便想干脆买机器回家搞加工。1990年,他东拼西凑几千元在家里办起了面条加工厂,没想到老百姓排队争相购买,产品供不应求。商机捕捉到了,他初尝了创业的甜头。没多久,他又办起了面粉厂。

他意识到要扩大生产不能单靠人力的付出,必须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但又面临技术、资金等诸多问题。他一方面派人到外地厂家学习,一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进行摸索,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资金是徐道福创业路上的一大 “拦路虎”,粮食加工利润薄,一时拿不出太多资金投入技改,但企业不发展就会倒退。2002年他生平第一次大胆地向信用社贷款购买了新设备,使小麦日加工能力由过去的5吨提高到100吨以上。 2003年,他利用股份制形式吸纳资金1200万元在盛桥镇又新建了一家日加工150吨菜籽的浸出油厂和日产80吨的米厂。

在当地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徐道福大刀阔斧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购买先进设备,积极推行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基地农民签订粮食订单,实行“五定一保”,即:定品种、定面积、定数量、定质量、定价格、保收购。 2003年至2005年平均每年落实订单19.8万亩,与9.1万农户签订了合同。订单履约率每年均在80%以上,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基地农民卖粮难问题,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还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使基地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他的公司产品获得了“全国放心面”、“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诸多称号,他自己也先后获得过“安徽省农民创业之星”、“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徐梅生 许小明

新闻推荐

关于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安徽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名单的公示

根据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新农村建设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皖新农组字〔2010〕6号)要求,各市、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省直各联系帮扶单位认真组织,对照标准,层层推荐,逐级审核,...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欧洲订单飞过来2010-12-03 13:05
猜你喜欢:
评论:(贩面条不如生产面条)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