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肥西 > 正文

歌声与微笑中 基层文艺百花盛放

来源:江淮晨报 2019-11-29 07:12   https://www.yybnet.net/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更迭不仅代表着时间的变换,也孕育着这座城市的民间文艺,茁壮成长。

一年的时光倏忽而过,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第六届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在经过了优美激情的春之舞与红红火火的夏之乐后,又将秋之艺与冬之歌的舞台献给了广大热爱文艺表演的基层群众,让多姿多彩的文艺之花四季绽放。

在这一方属于自己的舞台之上,群众对于文化和艺术的追求与热情始终强烈。不论是秋之艺的层层筛选还是冬之歌的决赛现场,或经典生动的传统大鼓、或婉转悠扬的民间小调;或讲出源于家乡民族的自豪,或唱响草原情中国梦的赤子之心。合肥市民始终用着最朴实无华,最本真天然的演绎方式,将技艺、旋律和表演,在这一方宝贵的舞台之上表达着内心对文艺和家乡的热爱。再一次为百花齐放的合肥文化生活,添上生动注脚。

秋之艺

精彩曲艺讲述家国故事

九月的合肥,梧桐还未落下,丹桂即将飘香。1912天仙配大舞台上时而响彻着爱我中华的激昂呼唤,时而陷入40年改革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凝望。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秋之艺”专场,就在这样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里,为合肥群众文化活动,架起了一台对准老百姓日常的聚光灯,用民间曲艺讲述丰富精彩的家国故事。

此次“秋之艺”曲艺专场比赛以“曲苑百花”为主题,表演形式以相声,小品,门歌,安徽大鼓,“三书”(快板书、山东快书、评书)调演为主,让文艺演出融入传统技艺,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曲艺群英汇。传统曲艺传承人自弹自唱,在二胡弦乐的声声慢弹中,将老一辈民间艺术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糅进了声声快板的贯口;安徽大鼓的韵脚,每一个鼓点都击在了合肥人的乡愁上。年轻一代的曲艺爱好者们,用小品、朗诵等方式将他们眼中的家乡发展、生活之变创意十足地表达了出来。

安徽大鼓奏响古稀老人的家国梦

一件红马褂、一顶黑礼帽,左手持鼓槌右手执竹板。清脆的竹板声就着鼓点的节奏,一段古稀老人眼中的美好生活就在秋之艺的舞台上缓缓展开。

“大鼓敲起木板响,唱中国锦绣河山新辉煌。”已经76岁的长丰县朱巷镇居民倪国民,刚一开口就收获了满堂喝彩。安徽大鼓与倪老略带乡音的评说所产生的化学效应,一下就把场上的气氛给点燃了。为了向祖国母亲献上属于民间艺人的生日礼物,倪国民老人专门为了此次基层文艺调演,创作了有特殊意义的《唱中国70年 艰苦奋斗新辉煌》安徽大鼓书。

被问起词曲中有哪些特别的构思,倪老笑着展示了他参赛作品中最自豪的一段。“看一看,中国合肥科技强。量子通讯合肥造,保密安全更顺畅。科学岛造出人工小太阳,悟空号遨游在太空。量子芯片超导马克世界一流的强磁场。”听到传统戏曲演绎着家乡最先进最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不仅是现场的评委和观众,即使是同台竞演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们,也纷纷对着倪国民竖起了大拇指。“太了不起了,70多岁的年纪能保持这样的信息接收和创作能力,实在是令人敬佩。”

这个得到了观众和评委一致赞叹的节目,在长丰县地方特色极强的表现下,摘取了此次秋之艺基层文艺调演的冠军。“自18岁接触大鼓书这个行当,至今已经将近60年了。为了保持词曲创作的能力,我到现在还经常上网、看新闻,关注着最新的社会动态。”倪国民说,正因为对新鲜事物和身边发展的关注,他越来越觉得合肥这座大湖名城发展得特别迅速。“我发自内心地为合肥这个创新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副中心的美好家乡感到自豪。”

传统“四大件”讲述两代人的幸福生活

如果说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直观的体现,那一定就是人民物质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追求和向往。“机械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凤凰自行车”这在父辈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四大件,就是那个年代人们一切生活和念想的缩影。而现代青年对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耳机”等新鲜事物的追求,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集中体现。这一传统一新潮、一沉重一轻便、一旧一新的强烈对比下,不仅将人们的目光对准了老一辈人与年轻人间的理念差异,更是跨越时空的将改革开放40年前后的中国,放在了同一方舞台上。

由包河区文化馆艺术团选送的节目《四大件》就是通过祖孙两代人,对待传统四大件这样的“老旧”物品的不同看法,展现了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情感、对未来的不同态度。

“你是不是又把奶奶的宝贝儿给丢了?”这句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反复听见的台词,将演员的表演瞬间拉进了观众们的生活。爷爷奶奶辈凡事都爱收纳存留的习惯,也让不少年轻人头疼过。因此当戏中的“奶奶”一开口,就让评委和观众们都不由得会心一笑。收音机是支援新疆时的定情信物、手表是重新开放高考后的一份激励、凤凰牌自行车承载着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伴随着故事的深入,四样曾在老一辈生命中举足轻重的“大物件”,串起了我们国家艰难发展的岁月里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等一系列重大的节点。

“最开始我们也遇到过选材方向上的困难,参演人员大都是合肥本地的年轻人。90后出生的孩子,看见的都是飞速发展的合肥,很难能在生活中找到与六七十年代相关的素材。”节目负责人韦佳说,在整个小品筹备过程中,最难的就是选择题材。要找一个既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奋斗,又能展现现在美好生活的角度,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很困难。最后在包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想到了用“四大件”串起祖国的辉煌岁月。

年轻时期奶奶的扮演者吕典在参演过程中,不仅实际感受到了传说中的四大件具体的模样,更对老一辈人对爱情的忠贞、对生活的执着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四大件在奶奶的生命中的意义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奶奶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珍视,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冬之歌

精彩演出体现了基层文化重视度

“作为合肥文艺事业发展的经历者,我从事语言类文艺工作20余年,亲眼见证合肥的文化艺术的巨大进步。”此次秋之艺调演的评委之一李翔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参加过几届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大赛。选手们的表现越来越好、题材越来越多样、故事情节越来越完整,可以看出基层确确实实越来越重视群众的文艺生活。不仅参演的人数逐年增加,演员们逐渐从文艺相关行业发展为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虽然几乎是一年一届的文艺比赛,但选手们没有因为自身的业余而忽视对比赛的准备,绝大多数都扛住了巨大的压力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同时,李翔也表示一个文艺作品的原创性,才是判断一个作品好坏的根本标准。虽然大部分基层群众的原创能力不强,但《沟通》、《四大件》和评书《文明蜀山红柳楼》等原创的语言作品,确确实实让大家眼前一亮,也让李翔感到合肥整体的文艺水平正在大踏步地提高。李翔说,一个城市的文艺事业发展就如同一个城市的科技发展一样,不仅需要人民的积极,还需要政府的支持。群众文艺作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合肥正在加强对群众文化的重视。

“只有把基层群众的文娱生活,变成一种常规化的工作内容。积极重视和培养属于安徽本土的文化艺术人才,以带有合肥品牌的艺术作品展现全新的合肥文艺生态圈,才能扩大合肥乃至安徽的文化影响力。”未来的日子里,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具有安徽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原创作品呈现在基层群众的舞台上。

唱响祖国河山,唱出大美合肥

伴随着冬日暖阳的缓缓升起,一场属于合肥基层人民的岁末民歌狂欢,又为这座城市添了一把“热”。11月19日的第六届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冬之歌”决赛场上,42支来自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的参赛队伍经过层层选拔,用民族唱法展现对家乡的依恋、用美声唱腔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或欢快或低沉或婉转悠扬的曲调背后。每一声音符都诉说着,这群普通人对家人、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

人民于艺术,是灵感的源泉也是赞美的归宿;艺术于人民,是抒情的方式更是时代的华章。合肥基层的群众,在各行各业的坚守中,在平凡而漫长的工作生活中。以他们最敏感最细腻的艺术情怀,体会着寒来暑往下时光的流逝;在岁月长河中用歌声描绘隽永的故乡之情。不论是从服装道具的准备,或是地方歌曲的选材,这群最朴实的一线工作者用他们对舞台最大的敬意,向我们展现了新时代的合肥最强音。

退伍军人唱出浓浓家国情

“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里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穿着一袭墨绿色军装亮相的许承开,以其浑厚的嗓音在台上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这位由肥西县政法委机关选送的参赛选手,曾是上海警备区文工团的一名服役军人。有过一段文艺经历的他,对回到故乡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演出机会,显得十分激动。“我所演绎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虽然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但对于我们当过兵的人来说,歌中通过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所表达出的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情结都是一样的。”

许承开表示,自己在服役期间也曾参加过类似的文艺比赛,“相比之下,合肥举办的基层文艺调演就接地气多了。在候场时和选手们聊天,发现参赛的几乎都是非专业的基层工作人员。”他说,看到家乡有让老百姓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他觉得很高兴也很自豪。“普通人太需要一个专业的舞台,来感受艺术的魅力,表达自己的艺术理解和美好向往了。”合肥市能让音乐以舞台演出的方式更加接近工作在一线的群众,不仅能激发更多人的才艺特长,也让很多人都拥有了来自家乡的文化自信。

美声与民歌融合 感恩祖国大好河山

戈壁滩沙海走骆驼,洞庭湖白帆荡碧波。大自然在中国的土地上赋予了人们无穷宝藏,艺术歌曲《乡音乡情》在公交集团一位普通员工牛克重的演绎下,将北国的森林、南疆的渔火,崭新的村落一一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这首饱含真挚情感的抒情歌曲,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域风情和景物的赞美,将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深刻而细腻的情感,在秀美清新的歌词和深情质朴的旋律面前,尽情地抒发着中华儿女对祖国不同地域风情的赞美与眷恋。牛克重以美声叹咏出祖国的秀美河山,具有鲜明诗歌特色的歌词搭配中国式浓厚的乡土气息,将一名普通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深切表达,最终这首情意满满的《乡音乡情》摘取了本次比赛的桂冠。

牛克重介绍,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大赛,曾经在美声组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想来感受一下民族风的魅力,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能将美声与民族曲调做一个融合,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挑战。”牛克重说,非常感谢合肥市能将目光落在自己这样的普通员工身上,能让他有机会用自己喜爱的表演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能越来越多。

艺术表达人民的情感、满足人民的期待

“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已经举办了六届,作为评委我感到参赛选手们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这表现出我们合肥文艺事业正在进步,合肥市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提高。选手们选择的参赛曲目,难度越来越高,但完成度却不降反升,说明我们的文艺培养在进一步的群众化。”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声乐教授邝实表示,艺术本身就是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民的生活面貌永远是艺术表达的主旋律,只有源于真实生活的艺术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作为文艺工作者,他表示将从自身出发,为群众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为构建更群众化的合肥文娱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歌唱,更要让人民有享受文艺美好的机会。”

安徽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曹玉萍,也是本次决赛的评委之一。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她多次为这些非专业的选手们鼓掌喝彩。“任何一个时代,艺术都有着表达人民的情感、满足人民的期待的天然使命。歌曲是众多艺术品相中,最能传达人民思想和生活现状的艺术形式。其中民歌,又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叙述方式。”曹玉萍表示,此次“冬之歌”基层文艺调演,不仅给了很多基层群众展现歌舞爱好的舞台,更是让最基层的奋斗者,在准备歌曲的同时,有机会好好回味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用艺术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和身边人的奋斗历程,展现整个合肥文艺事业的发展。晨报记者 孙皞乾

新闻推荐

肥西法院打造“线上”法治宣传阵地

本报讯(通讯员朱利琴记者唐欢)11月13日,记者从肥西县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连续两篇微信公众号稿件登上“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创新调解促和谐2019-11-28 06:22
发展产业奔富路2019-11-27 07:22
猜你喜欢:
评论:(歌声与微笑中 基层文艺百花盛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