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揭牌仪式现场。
林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苗交会安徽省馆。
两种梨和石斛长在一棵梨树上。
种子记数系统。
林长制“大数据”系统。
安徽省创建的“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正式揭牌;全省16个市成功洽谈152个林业招商项目;除国内各地花卉品种,还能在“家门口”观赏荷兰郁金香、日本洋桔梗……10月19日,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在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正式启幕。来自国内外的几万株花卉在“争奇斗艳”的同时,不少苗木种植“黑科技”也让参展者大开眼界。
启幕安徽省成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本次苗交会的开幕会上,安徽省创建的“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正式揭牌,这是中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江淮晨报记者了解到,安徽建立全国林长制示范区在全国尚属首创,而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实践。2017年,安徽省开始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五级(省、市、县、乡、村)林长体系,全省共设立各级林长5.2万余名,出台相关制度747项。
“此次在全国首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设立了新坐标。”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介绍,安徽省将全面完成“五绿”发展任务,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林长制”改革不仅为安徽省的生态保护发展筑起了制度靠山,也助推着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省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9处、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3处,年生产良种5万公斤。现有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00余万亩,综合产值220亿元,居全国前列。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安徽生态建设和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招商
全省16个市成功洽谈152个林业招商项目
利用苗交会这一平台,安徽省大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0月19日上午,苗交会A1馆内举办的林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全省16个市已成功洽谈152个林业招商项目,投资金额达241.7亿元。
现场签约项目达16个,其中,有绿色通道园林智慧产业园、淮北市年产40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项目、亳州市万亩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项目、宿州市仙湖花田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铜陵市九曲生态农业白茶种植与加工项目、池州市青阳县万亩香榧油料林基地、安庆市蓝莓育苗种植加工全产业链项目、黄山市黄山山茶生态园特色旅游项目等。
展馆
市民“家门口”观赏荷兰郁金香、日本洋桔梗
作为展现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的一个重要窗口,本届苗交会以“‘苗会’美丽中国,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展览展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A1和A2两大展馆,共设置标准展位410个、特装展位70个。其中,A1馆为苗木花卉和林特产品交易区, A2馆为苗木花卉精品展示区。
在A2馆内的16个市展馆,集中展示安徽省各市特色苗木花卉新产品、优质乡土树种苗木(含小品种和农家品种)、育苗新技术和新成果、投资环境和招商优惠政策等。而全国各省(区、市)展馆,集中展示全国各省(区、市)和各大森工集团重点苗木花卉企业发展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等。
其中,安徽省馆设计以“徽派”建筑和现代风格相结合,从林业产业、林业科技、林木良种和良种生产四大板块重点展示安徽近年来林业发展特色和林木种苗研究成果;云南省馆以“七彩云南”为主题,充分依托云南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少数民族森林文化传统,突出展示云南植物王国、生物多样、奇花异草的丰富种质资源优势;新疆馆主要以新疆呼图壁县富硒有机黑枸杞为主,另有富硒野生羊肚菌、富硒野蘑菇、野生鹿茸片、雪莲花、新疆驼奶粉、沙棘干果等,展馆内还设置了果脯品尝区和购买区。
在国际展馆,有来自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拉脱维亚、匈牙利6个国家的10家林木种苗和花卉企业参展。其中,荷兰种球花卉市场公司馆以郁金香为背景画面,主题鲜明;日本泷井种苗株式会社展馆突出日系风格设计,主要展品为洋桔梗、切花向日葵、美人蕉、切花金鱼草等优良花卉品种。
看点
两种梨和石斛长在一棵梨树上
在A1馆的苗木花卉和林特产品交易区内,一株特别的果树吸引参观者驻足并拍照。“这是什么果树?怎么树干上面还长了‘草’?”面对参展者的疑问,果玩的技术员孙成介绍,这是一株梨树,通过嫁接技术实现了挂果两种,一种是金果梨,另一种是红梨。“特别的是,树干上还培育了几十株石斛,形成了‘树上长草’、梨子一黄一红的奇异景观。”
“一般的梨树产量低,通过嫁接技术能实现梨树翻产,像这样一株梨树一年梨产量可达50-60公斤,加上我们通过‘半寄生’也就是‘贴皮技术’,让以前只能土生培育的石斛长在树干上,这样一来,一处果园可实现多种经济方式,让种植户增收。”孙成说,借由这一技术,目前已经帮助不少果农增收。
“没想到第一次参展就被围观了。”孙成说,希望借由此次苗交会搭建的平台,一方面展示新的种植技术,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学习外地甚至是国外花卉苗木培育的“金点子”。
抓一把芝麻摆上屏幕就能清楚“数出”的种子实验室
“随便抓一把芝麻放在这个屏幕上,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有多少粒,还能清楚告诉你有多少有虫洞。”正在“种子实验室”前拿手机演示这个神奇科技的戴晓添向参展者介绍,从浙江赶过来参展的他和团队这两天有点忙。
“前两天就赶过来调试设备了,还有布置‘微缩版’的种子实验室。”他介绍,这次带来苗交会的一套设备很有科普意义,最有趣的是能“数种子”以及知晓种子的“健康程度”。“你看,这里显示这把芝麻有1134粒,其中有虫洞的有5粒,这些实时数据都会自动录取。”
这样一来,农业实验室或者种植单位就能准确知晓一大片土地该种下多少粒种子。“特别是对于一些农业院所来说,他们要去统计‘千粒种产量’,过去只能靠人工去数,现在有了这一套设备就大大节约时间。”戴晓添介绍。
管辖范围内有多少古树?林长制“大数据”告诉你
一键查看防火摄像头、管辖范围内有多少古树名木、多少种类的植被、林长护林员巡检记录及个人信息……在A2馆内,由东华生态规划院研发的一款APP为林长制建立起“大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清晰看见林长管辖范围内的种种数据。
“系统可通过对林地、古树、保护区等评价浏览,结合林业工作人员日常巡护管理,实现大数据分析。例如人为活动热力图、林地小班纠错、古树评价等,为防火规划、林地更新、林地管理等提供指导作用,同时利用评价分析,自动提醒林长护林员管护。”东华智能生态研究院院长孙其森介绍,通过这个“大数据”系统,可有效提高区域内的林业治理。
晨报记者 刘梅梅/文 庄道龙/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天,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在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启幕。记者昨日探访展览展销区,来自全国以及荷兰、...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