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发祥地之一,从这里,合肥发出了改革的呐喊,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从这里,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精神激情迸发、薪火相传。
1978年秋,山南区黄花大队、小井庄等地农民,面对特大旱灾,在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下,解放思想,率先创新“包产到户”责任制,抗旱抢种,取得翌年午季大丰收。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在关键时刻到山南区和小井庄视察,表示支持。1980年,肥西“包产到户”责任制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和赞扬,迅速推广到全国,并成为全面改革的“先声”。
意义非凡的黄花会议
肥西县位于合肥西南。1978年,肥西县遭遇大旱。县境内3条主要河流断流,124座中小水库枯竭,2.8万个塘坝干涸。到9月底,全县8546个生产队、72万农业人口中,受灾的达4647个生产队、48万多人口。有61.1万亩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自安徽发生旱灾以后,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和省委一班人就在寻找调动社员积极性、全力抗旱救灾的办法和措施。1979年9月初,在省委常委紧急会议上,万里提出了“借部分土地给农民种麦保命”的想法。省委“借地种麦”的决定还没有来得及向各地传达,万里的讲话却不胫而走,很快在全省各地传开了。
山南区位于肥西的西南部,因地处大潜山南而得名。时任中共山南区委书记的汤茂林,当时正在山南柿树公社黄花大队蹲点,了解旱情,听取民意,寻找抗旱秋种的有效办法。白天他跑田埂,晚上就带领干部党员学习“省委六条”。
那一年的9月15日晚,他在黄花大队主持召开大队党支部扩大会议,这场后来被记入史册的会议,整整开了6个小时,一直持续到凌晨。最后,会议研讨出“四定一奖”办法细则。
“四定”即定任务,全大队每人承包1亩麦地、半亩油菜地;定工本费,社员每种1亩地,生产队补贴5元钱,用于买种子、化肥;定工分,社员每种1亩地,生产队给社员记200分;定上缴,明年午收时,社员按承包面数向生产队上缴粮食,其中小麦每亩上缴200斤,油菜每亩上缴100斤。“一奖”即粮食超产或减产,全由承包人承担,即全奖全赔。
“四定一奖”办法出台,实际上孕育着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诞生,而包产到户的推行又使农村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没有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就是这样一次极为平常的大队会议,竟会产生石破天惊般的效果,农村改革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社员生产积极性喷涌而出
1978年9月17日,黄花大队开始“借地”给社员。仅用两天的时间,全大队1037口人,1690亩耕地,除100余亩不宜秋种的土地外,其余耕地按人均1.5亩,“借”给社员个人耕种。
中共山南区委在黄花大队试点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区,所属各公社和大队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搞试点,模仿黄花大队的办法。那一年的9月19日晚,区委召开会议,决定扩大“借地”试点。
第二天,中共山南区委在黄花大队召开现场会,可是消息迅速传开,全区所有的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都跑来了。区委顺水推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去掉“扩大试点”四个字,在山南全区全面推广黄花大队办法,借地给社员耕种。
仅仅20天时间,到1978年10月上旬,在山南全区,凡是适宜秋耕秋种的土地全部借给社员个人。耕地多的生产队,借给社员的耕地突破1.5亩的限制,有些生产队更大胆,干脆把所有耕地统统划到社员头上,由社员自主耕种。
一夜之间,蕴藏于广大社员群众中的生产积极性喷涌而出。天旱地干,牛耕不动,社员就用铁器一块一块地砸;种麦缺水,社员就跑到几里外挑水,在低洼处打井;农时紧迫,社员全家男女老幼齐上阵,起早贪黑,挑灯夜种。
那一年的10月初,中共安徽省委正式做出“借地给社员耕地”的决定,并立即向全省各地农村传达。到11月上旬,全区播种小麦8万余亩,大麦2万亩,油菜近5万亩,总计约15万亩,比上级下达的秋种任务多播种9万亩,比正常年份多播种7万亩。
全国首个公开实行包产到户公社
在借地度荒过程中,山南有的社队悄悄地把土地都分给社员,实行包产到户,并私下说好,次年午季以后继续维持不变。这样一来,借地度荒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包产到户。山南区馆西大队小井庄生产队把“四定一奖”这个纸上的分配形式也取消了,使“包产到户”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彻底,措施简便,效果明显。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农业发展的春天正在来临。
1979年2月,由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周曰礼和副主任刘家瑞领头,省委有关部门人员及由魏忠、施道周组成的省委驻山南社试点工作队到山南展开实地调查。
经过几天的实地调查后,周曰礼带上根据第一手材料整理的《农民普遍要求实行包产到户——宣讲中央关于农业两个文件的试点情况》报告,向万里汇报了山南农民的呼声和要求。
1979年2月7日,万里主持召开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山南包产到户问题。在万里的主张下,会议决定在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验。山南一举成为全县、全省、全国第一个公开实行包产到户的公社。
包产到户符合农民的意愿,邻近公社自发地仿效,试点地区很快突破了山南公社的范围,波及山南全区,传遍全县乡村。自1978年9月实行借地种麦,推行“四定一奖”办法,私下搞包产到户,至1979年2月公开实行包产到户,山南农民在改革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79年夏粮收获的季节,山南全区大小麦总产2010万斤,比上年同期增产两倍多,交售国家粮食1000万斤,比上年同期增加近一倍。事实说明,包产到户对了,农村改革初战告捷。
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也解放了生产力。如一夜春风般,肥西山南人包产到户的做法和成效传播开来。肥西县农民的这一创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而这一方式影响了江淮大地,触动了中国农村改革。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文 高勇/图
亲历者说:
21户农民彻底将土地分到户
66岁的李祖应在小井庄生活了大半辈子,从1979年成为小井庄生产队的队长,之后曾担任过小井庄的村委会主任,李祖应见证了山南公社“包产到户”改革的时代变迁。
李祖应说1978年时自己只有二十多岁,肥西正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全县100万亩农田70%受灾,中晚稻几乎绝收。平时吃的只有少量芋头,大家都在饥饿线上挣扎,又遇到大旱,简直是雪上加霜。
肥西山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多、岗多、圩田少。全区共7个公社900多个生产队。1978年,山南从春天到夏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严重,许多生产队绝收,就连山岗和荒滩上的野草都干枯了,人畜喝水困难。当时只有少数水源好的地方早稻有些收成,而晚秋作物亦收获无望。
回忆包产到户的经历,老人激情高涨。他表示,因为当年全省大旱,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已经在省委的紧急会议上指出,农民可以各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度过灾荒。
1978年9月中旬,时任山南区委书记的汤茂林与黄花大队23名共产党员召开了一个特殊会议,决定在全大队实行包产到户。虽然下了决定,但很多地方的行动依然很谨慎。而小井庄的21户农民则放开了手脚,彻底地将土地分到户,开始抢种庄稼。小井庄村民的这一做法,无意中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小井庄生产队当时有21户、98口人,全队153亩田地全部包到农户头上。“包产到户后,秋种进度快、质量好,第二年夏季获得大丰收,虽然当年种的品种不好,但产量还是由亩产200多斤一下子增长到400多斤。省里经过实地调查,肯定了小井庄的做法,这让我们这帮年轻人一直提起的心放下了。”李祖应回忆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小井庄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新闻链接
肥西县山南包产到户大事记
1.工作重心转移
相关事件:
1)《全市人民热烈拥护三中全会公报——转移重点搞四化,迈开大步新长征》《合肥报》1978年12月27日
2)1979年2月5日到12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3)《落实政策、促进安定团结、解决急迫问题、保证工作重点迅速转移——中共合肥市委常委举行扩大会议》《合肥报》1979年2月21日
4)1979年4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省委六条宣贯
相关事件:
1)《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围绕四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合肥报》1979年4月16日
2)1978年2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报道安徽的情况。
3.山南迈出“惊天一小步”
4.包产到户迅速推开
5.阻力与动力的较量
6.邓小平肯定包产到户
7.长丰农村的丰收年
新闻推荐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营造庄严喜庆、隆重热烈的节庆氛围,桃花镇多措并举积极做好国庆氛围营造工作。做好...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