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时,刘邦林因一场眼疾,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在无边的黑暗中,是音乐拯救了他,让他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经过15年的摸索和努力,65岁的他可以演奏近二十种乐器,并且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演奏15种乐器。如今,刘邦林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还在网上开了直播。
现场展示,同时演奏十五种乐器
昨天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来到刘邦林家中。在二楼一间面积不大的客厅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乐器:钢琴、吉他、二胡、口琴……
自从眼睛看不见后,这里就成了刘邦林的乐土,虽是斗室,却是他尽情放飞自我的世界——每天,刘邦林都会在这里练习演奏各种乐器,每次有新的发现和进步都让他非常快乐。
刘邦林向记者展示,他是如何同时演奏15样乐器的:在弹奏乐器前,刘邦林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脚指绑上胶带,调整好琴弦,每次准备工作需要几十分钟。只见他手拉着二胡,嘴吹着口琴,脚弹着电子琴,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适时演奏环绕在他身边的各种乐器,一曲《牵手》的优美旋律就这样缓缓流淌出来。
刘邦林告诉记者,为了能熟练使用15种乐器演奏歌曲,他摸索、练习了15年时间。
幼时家贫,父亲总拉二胡给他听
刘邦林出生在肥西县山南镇金牛村,小时候,家里有9口人,经济上非常窘迫。父亲是村里的会计,性格耿直,也因此得罪了村里的一些人。刘邦林在上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那时看到小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而自己只能去放牛,心里难过极了。”
刘邦林渐渐发现,他是个对声音很敏感的人。树上鸟儿的欢唱,草丛中虫子的鸣叫,和耕牛吃草的沙沙声,在他幼小的心里都无异于天籁。此外,父亲也很喜欢音乐。在这个贫困的农家中,除了各式农具以外,还有一把二胡。在农闲的时候,父亲总会拿出来拉上一曲,刘邦林便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对父亲充满了崇拜。这些美好的场景都深深烙在刘邦林的记忆里。
刘邦林的大外婆曾是一名大家闺秀,酷爱唱歌和吹笛子,成为那个年代大家眼里的异类。她很喜欢刘邦林,并送给他一支竹笛,刘邦林视若珍宝。可是这支笛子却被人砸坏了,刘邦林为此哭了很久。
此后,刘邦林娶妻生子,1986年在镇上开了一家书店,过着平凡的日子。
堕入黑暗,他用音乐感受着光明
48岁时,刘邦林突然感觉眼睛不舒服,看不清东西。刚开始没当回事,后来情况越来越糟,他于是到医院诊治,医生说,“你这是视网膜变性,可能会失明。”50岁时,他彻底堕入了黑暗。“从此我再也看不到大千世界……”在回忆这段过往时,刘邦林伤感地说。
那一年春节,屋外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万念俱灰的刘邦林却躺在床上一心求死。老伴张娟对他说,“你起来,我只要你活着!我来养你,这个家我来承担。”就是这几句话,让刘邦林转变了对生死的态度。
眼睛看不见后,触觉和听觉却变得异常敏感,刘邦林又有了触碰乐器的冲动。于是家人买了一架电子琴,他开始摸索起来。“刚开始弹得乱七八糟,慢慢找到感觉,能弹出完整的曲子了。”听着从自己指尖流淌出的优美旋律,刘邦林感觉用音乐找到了在黑暗中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渠道。
渴望上台,唱出对祖国母亲的爱
刘邦林发疯般地沉浸在音乐中,不能自拔,生活也开始变得充实而快乐。随后,家里又陆续添置了其他乐器。刘邦林对每一样乐器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学习,很快就能把每一样乐器都操练得像模像样。
刘邦林说,老伴并不懂音乐,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还帮忙贴笛膜、修二胡等乐器。“虽然我不幸成为了盲人,但是感谢苍天让我有了一位懂我爱我的老伴。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为了向大家展示一名残疾人乐观向上的一面,他还在网上开通了直播。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刘邦林从网上学会了很多赞颂祖国的歌曲,“我希望能有一个舞台,让我唱出对祖国的爱。”
刘邦林家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小白板,上面写着“我爱你中国”。刘邦林说,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可以学会同时使用21种乐器演奏歌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余康生记者赵明玉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中秋小长假期间,肥西大地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全县各景区迎来了探亲游、自驾游、乡村游高峰,游客接待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