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态村、合肥市生态示范村、合肥市“双先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位于肥西县官亭镇东南的张祠村缘何能赢得多项荣誉,声名远播?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张祠村。
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宽阔的柏油马路,游园、景观塘,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如果不是村党总支书记孙帮勤介绍,真是不敢相信,这是乡村。
张祠村村域面积9.72平方公里,人口4286人,辖38个村民组。为实现张祠全村新型社区化,2014年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安置点桃源新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过一期、二期总体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1.38万平米、1070套房屋,安置914户、3860人。新村配套建设了天然气、自来水、强弱电、太阳能热水器、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商业楼、公厕等完善的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广场和科普文化长廊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文体设施应有尽有;生态景观塘占地约40亩,四周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成为小区独特的风景线。
“想不到我们现在到老了,村里还能发展这样好,我感到非常自豪。"村民李永友满心欢喜。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增加群众幸福生活指数,张祠村开通官亭林海至张祠村X215路公交车,全天5个班次服务群众,让居民出行官亭街道、合肥方向更加方便和快捷。此外,张祠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占地40亩的“半分地"菜园工程,每户分配一块30平方米的小菜园,新建11处非机动车库,彻底解决群众种菜难、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减轻了居民经济负担,让广大居民享受到张祠村经济发展壮大的成果,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群众对新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越来越高。
眼下正值油桃成熟季节,张祠村600亩桃园喜迎大丰收。“政府指导我们搞这个经济作物,比种水稻强。每亩田收稻子只收到千把斤,两千元卖不到,还要肥料、人工投入。种桃子每亩最少能赚三四千元,比种稻要翻番。"桃农孙道修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近年来,张祠村通过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精品苗木花卉、油桃、无花果、优质粮油、老乡鸡养殖基地、光伏等六大主导产业。全村共流转土地11300多亩。引进安徽滕头园林苗木有限公司、合肥垠海苗木公司、安徽绿之坊苗木花卉公司及浙江丹桂苗木公司等五大龙头企业发展精品苗木近万亩,带动数百名劳动力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引进的肥西老母鸡张祠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5亿,占地137亩,年产值近千万元,可以解决200多劳动力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展起来的“绿野家庭农场"和黄槽坊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1000多亩,发展种植优质水稻,成为新时期致富奔小康新型农民的代表;张祠油桃经过近20年发展,累计种植800多亩,成为合肥市最大的无公害桃果生产基地,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达数万人以上。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8年成功举办油桃采摘节,成为引领地方发展的排头兵。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农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张祠村不断拓宽收入渠道,发展集体经济。开发光伏能源产业,利用新农村47幢住宅楼屋顶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900千瓦。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约40万元。打造物业经济。小区商业用房1470平米,通过公开招租,现有大型百货超市1家,年租金20万元。在方便居民生活生产的同时,发展物业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及早熟西瓜、葡萄、黄梨、无花果,四季花果飘香,游客不断,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产业兴,乡村美,人气旺,张祠村走出了自己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记者 刁海花)
新闻推荐
6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集中视察引江济淮工程(肥西段)实施情况。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俊平,副主任沈和勤、王永定、徐仲明...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