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堰湖。
官亭林海。
谢塘乡贤文化广场。
江汽乘用车生产线。
山南小井庄。
落霞映古刹。
铭传高中。
现代化的县城上派镇。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道路四通八达,田间地头阡陌整齐,工业园里产业兴旺,这是合肥市肥西县给人的深刻印象。刚刚过去的2018年,肥西县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持续领跑安徽省县域经济,成为广受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地。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87.7亿元、增长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5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增长14.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06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47元、增长9.5%。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第55位,较上一年提升9个位次,向着全国五十强目标稳步迈进。
多举措提升有效投入
打造引领经济火车头
经济发展项目化、项目落地责任化在肥西早已落地生根。肥西县创新招商方式,通过嫁接重组、盘活存量,引进项目46个。佛朗斯、人民电器、集友股份、慧谷咨询产业园等25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到位省外资金252亿元、增长14.5%。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分级包联和调度机制,正阳通航产业园、马瑞利动力、金辉光电等48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开工,瑞德电子、科晶材料、探奥自动化等42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亿帆药业、大洋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92个省“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195.9亿元,128个市“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324.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对企业,我们坚持靠前服务,精准对接,让项目在肥西开花结果。”肥西县相关负责同志说。肥西县在升级服务上下功夫,用完善服务的软实力,实现投产增效的硬指标。10个工作组挂牌联系百家重点企业,实现要素对接成果453个。改善营商环境,启动整治“两难两多一长”专项行动,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3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办结,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9.89%。
做好加减法,为企业减负增效。肥西县坚持两手抓,从减免税费和有效融资两方面,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先后兑现减税降费政策15.1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3亿元。发放县级产业发展政策奖补资金2.6亿元,惠及企业350多家。通过政银担、税融通、政保贷、续贷过桥等金融产品发放贷款13亿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409.4亿元、增长18.2%。
实体经济动能激发
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在有效投入持续扩容,经济项目落地生根的基础上,肥西县实体经济发展渐入佳境。战新产业量质齐升,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550亿元、增长1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2.8%。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家、品牌示范企业16家,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市级9家。江淮汽车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安利材料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肥西造”商用微小卫星成功发射。质量强县战略深入实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安徽名牌产品6个。跻身2018中国工业百强县,荣膺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和发展增速十快县双料冠军。
肥西县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18年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12个,培育网销额超亿元企业2家,全县电商零售额超30亿元。绿地新都会、桃花百大商贸中心投入运营。派河国际物流园、江汽物流开工建设,乾龙现代物流园建成运营。铭传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式授牌,山南小井庄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定,三河古镇入选安徽旅游十大古村镇,祥源花世界建设加快推进。官亭生态旅游节、首届荷花文化节、蚕桑文化节、蒿子粑粑节等精彩纷呈,全年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增长14%,实现旅游收入34亿元、增长14.7%。
改革创新点燃引擎
县域经济行稳致远
向改革要发展,以创新求效益是肥西县的一贯理念。肥西县坚持问题导向,打破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藩篱,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县财政安排2.3亿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率先实现“不见面”审批。成立县公共资源交易公司,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决策、监管、服务、操作”四分离。城乡公司完成改制,融资授信总额58.5亿元,交通银行第一期中票5亿元成功发行,棚户区改造8亿元贷款获批央行PSL利率。国税、地税改革顺利完成,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消防部队改制转隶有序进行。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进行,“一委一办一中心”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县医院编制周转池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三变”改革试点村(社区)91个,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全覆盖。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顺利完成。
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各类创新平台达16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总数达214家,实现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7%。发明专利授权750件、增长2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7件、超全省平均水平15件,居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第15位。出台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引入国家级人才4人、省市级人才38人。评选重点产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0人,新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创新推出科技贷,积极推进专利质押贷,发放贷款6.3亿元。县天使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5个,总额2900万元。全省首家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子肥西。
都市农业加速布局
乡村振兴迸发内生动力
肥西县利用紧邻合肥主城区的区位优势,精准发展都市农业,为乡村振兴激活内生动力。新增家庭农场19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培育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家。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万亩,新建市级“十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2处。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合肥苗交会,总交易额达25.4亿元,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山南“三庄联动”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官亭焦婆等25个示范点纳入市五个一批项目库。
美丽乡村织就省城周边最美风景。山南等4个乡镇政府驻地、铭传聚星等11个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柿树岗防虎等12个省市级中心村开工建设。大棚房清理整治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整治行政村115个、集贸市场28个,12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12653座卫生厕所改造完成。获评全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考核先进县。紫蓬镇列入合肥市城镇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试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建设民生福祉新高地
教育事业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肥西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效增加教育供给,启动华南城小学等6所学校建设,确保西园小学翡翠分校、桃花工业园小学顺利投入使用,扩大城关地区学位供给。合肥八中铭传高级中学、翡翠湖初中开班招生,严店中心校新址正式启用。9所新建幼儿园全面完工,5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创建新优质学校17所,获批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高考本科达线率65%,超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关乎民生福祉。医疗卫生事业可谓开枝散叶硕果累累,安医大二附院全面托管三河医院,县医院与丰乐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县医院二期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全面开工,中医院新区规划设计正式启动,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成功签约。家庭医生总签约23.7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98%。贫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先启动。
文化事业融铸县域发展软实力。肥西县相继建成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个、村级84个,4个城市阅读空间即将投入运营。刘铭传纪念馆主体竣工。全市首届农民丰收节主题文艺晚会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肥西建县70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肥西乡村振兴实践列入中国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典型案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评“中国好人”1人、“合肥好人”6人。
创新升级社会保障体系。肥西县29项民生工程高效实施,综合绩效考评全市领先。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7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9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首次实现并轨,保障标准分别提高6%和6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标50%、100%,惠及1.23万残疾人。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3个,公办示范性养老公寓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5户。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职工社会保险参保23.57万人次,征缴社保费8.08亿元。开设欠薪应急周转金专户,农民工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新闻推荐
近日,花岗镇文宣办联合该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在花岗中心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消费者维权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中,执法人...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